温暖!这15个最美瞬间都来自同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平凡而普通,却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一份份不平凡的工作,守护着一份份不平凡的情怀,演绎着一份份不平凡的人生,她们就是——家庭医生!
一年365天,她们始终秉承“做基层百姓健康守门人”的服务宗旨,无论严寒、还是酷暑,穿梭在楼宇区间,穿梭在乡村田野,只要居民需要到处就有她们辛勤的身影,无怨无悔!
2020新年伊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们又一次挺身而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集中隔离点、在交通卡口,只要疫情防控需要到处都有她们忙碌的身影,无私无畏!
为庆祝第10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弘扬家庭医生的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卫生基层协会开展了“最美瞬间”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基层医疗机构以及患者拍摄的164幅作品,经过专家对作品故事与作品质量的综合比选,最终15幅作品脱颖而出。
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会震撼我们的心灵;总有一种感动,会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一起去寻味那些日常记录的珍贵画面、那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感人故事,去一一感受她们的真、善、美!
《防护服下的天使笑脸》
照片故事:
参与境外人员机场转运的潘倩音医师,平均每日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因为天气逐渐转暖,白天烈日当头汗流浃背,到了晚上气温骤降,防护服内的衣物潮湿更加手脚冰冷,在脱换防护服的瞬间,留下了她最美丽的笑容。
作者:谢波
单位: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照片故事:
陈雁,全科副主任医师,德胜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她始终把病人放在首位,对待病人就如自己的亲人般热情,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定期为辖区内的居民科普健康知识在她那一方天地内收获了无数的粉丝。照片中的吕阿姨和朱阿姨就是陈医生的忠实粉丝。吕阿姨和朱阿姨患有高血压多年了,陈医生一直都很关注,定期打电话回访,为了更好的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陈医生手把手的教她们如果使用血压计。现在,两位阿姨的血压控制的很好,经常主动参与到慢性病小组活动中来,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其他的患者。
作者:张天霞
单位:下城区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有担当的中心主任》
照片故事:
中心主任倪小建的春节加班,一上就是45天,期间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他除了挥好手上的指挥棒,还挺身而出,结合对居家观察人员的摸排结果,第一个带头上门处置疫情。他带领全院职工承担景区48平方公里范围内9个村6个社区2.9万居民生命安全防护工作,疫情期间,没有吃上过一顿准点的午饭,他用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全院职工的榜样。
作者:应赵女
单位: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两个武汉娃,七个滨江临时妈妈》
照片故事:
哥哥8岁,妹妹2岁,家里除了他们,还有父母和外婆。节前,一家人五口回武汉探亲,然后再返杭州滨江的家中。随后,父母和外婆先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到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剩下兄妹俩,也需要接受医学观察。哥哥和妹妹不得不和家中大人暂时分别。两个娃娃在有爱的滨江,他们一下子有了七个临时妈妈;在有爱的滨江,他们有了一个临时的家,这个家被称之为“爱心天使驿站”。
作者:黄绿宝、邵慧霞
单位:滨江区浦沿、西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农居里的体检》
照片故事:
听说方大娘行动不便,屏门乡卫生院的体检团队开展入户体检,扛着体检设备来到大娘家中,称体重、量腰围、抽血、做心电图及B超,像方大娘一样,屏门乡共有两百多户,为了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屏门乡卫生院都会组织医务人员上门服务。
作者:王建兵
单位:淳安县屏门乡卫生院
《守护基层,我们也是逆行者》
照片故事:
家住新桐乡包家淇村的签约居民叶关妹,肢体残疾,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行动不便的她看病就医不太方便,为保障她的基本医疗需求,家庭医生唐焕庆为其建立了家庭病床,定期上门查床、检查、治疗、护理,减少患者在出门就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感染风险。为了去做检查,唐医生背着体重75kg的叶关妹下楼。
作者:刘淑琦
单位:富阳区新桐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生命守护》
照片故事:
2020年4月16日上午9点40左右,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苑站点。一名中年男性路人在站点外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站点的医护人员迅速前往救援。谢杰敏医生赶去抢救的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两位医生轮流给方师傅做有效地心肺复苏,在南苑团队医护的积极配合下,与120急救中心和杭师大附院有效联动,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作者:倪建霞
单位: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江口的守门人》
照片故事:
三都是一个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乡镇,位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之交汇口岸,有非常多的货运船只停泊在此,疫情的突袭也让船上的他们措手不及、满心惶恐。
医院于勇军副院长,积极承担起对于这些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陪同海事人员一起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并给他们测量体温,怕他们过于担心焦虑,于勇军不停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担心体温测量仪器因气温寒冷而失灵,每次都要将它捂在怀里。一次又一次不畏寒冷的坚持,是为了给在疫情中无助的人们送去一封信心与安心。
作者:郭静
单位:建德市三都镇中心卫生院
《一起来做洗手操》
照片故事:
2月25日晚隔离点来了一个特别的家庭,这一家人刚从湖北潜江自驾返杭,还带着2个孩子。刚进入这个封闭的环境,孩子有些不适应。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的贲亚萍医师给一家人测好体温后,临时扮演起了“老师”,她蹲下身开始教果果(化名)如何正确洗手,为了加深记忆,她配合洗手歌一步步将“七步洗手法”演示给果果看。“两个好朋友,手拉拉,你背背我,我背背你……”
作者:刘健明
单位:江干区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坚持》
照片故事:
吉成飞,是一名长期扎根于基层卫生院的普通全科医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24载,铭记党员身份并严格要求自己,以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为宗旨,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现为玲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长,负责玲珑街道夏禹桥团队,励志把最优质的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
疫情期间,与同事们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因为佩戴口罩长时间奔波导致缺氧引起眩晕、轻度呼吸困难,但他仍坚持完成任务,回到单位后默默给自己吸了氧气,第二天依旧执行新任务。他总说:“作为党员,关键时刻就必须站出来,抗击疫情是我的责任,我想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
作者:童路畅
单位:临安区玲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奔》
照片故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前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病人家属来电,住在前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小区的卧病在床的高血压病人身体突然不舒服。签约医生高飞接到任务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签约护士石春二一起,带上急救药品,飞速奔向病人家里,去急救病人。
作者:蒲建煌
单位:钱塘新区前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患真情难阻隔,送药服务暖民心》
照片故事:
桐庐县各个行政村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纷纷采取封闭管控模式,以减少村民因外界接触带来感染的风险。合村乡卫生院考虑到管控期间慢性病患者对医药的需求,主动送药至各个行政村设卡点,为偏远山区村民送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急需药物。
作者:毛卫生
单位:桐庐县合村乡卫生院
《托举的是信任》
照片故事:
2020年1月20日上午,春节临近,朱义雯还是放心不下服务的几位老年人,下午她便约上巴观平医师和规培生蒋剑峰医生一起来到友谊社区居民章阿姨家中,他们一起了解了章阿姨最近的身体情况,并现场为章阿姨进行查体。巴医师在为章阿姨测量血压时,由于茶几太低,血压计放在茶几上无法准确测量,规培生蒋建峰医生便用手托举这血压计,与巴医师协作为章阿姨测量血压,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却暖在老人的心里。
作者:朱义雯
单位:西湖区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网红沈医生 》
照片故事:
入户摸底排查、居家隔离对象的医学观察、驻企驻校健康指导成为了沈伊娜每日工作的主旋律。在工作中细心的她发现一些隔离对象情绪不稳定,有的抵触有的害怕,在这特殊时期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让隔离对象配合隔离对疫情防控特别关键,有着2年直播经验的她想到了利用微信直播来传递疫情防控知识,减轻他们的担心与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平安顺利度过隔离期。她马上熬夜制作了“携手并肩、共对疫情”直播课在2月11日晚上准时开播,收听人次达150人。她以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富有感召力内容,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与转发!她说科普也是抗疫的另一种形式,在基层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愿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作者:孙琪琪
单位:萧山区红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卡口“芭蕾”》
照片故事:
高速南庄兜收费站上,区三院良渚分院的医务人员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
寒风中,每一班医务人员一站就是8个小时,这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有些女同志平时性子比较慢的,这个时候是吃饭像吞,走路带风,只为完成好每一次任务。
高速南庄兜交通枢纽是杭州的北大门,进城人员量非常大,每日测温人次超万人,且附近有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很多大货车从此经过。为了方便驾驶员和乘客,提高测温效率,党员护士张雪红奋力踮起脚尖为大车司机测量体温,上演了一幕卡口“芭蕾”。
作者:盛其明
单位: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良渚分院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