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专家在身边】放暑假了,不少学生专程来看睡眠!专家提醒,这三件事要注意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0-07-25 10:08 浏览次数:

“医生,我昨晚几乎没怎么睡,……”“你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周三上午,杭州市中医院名医馆的一间诊室内,会反复被听到。这便是省级名中医、中国睡眠研究中医专业副主委张永华主任医师出诊时的日常。

张永华教授告诉我们,最近门诊接诊较多的有三类人群:一是放假的学生,二是围绝经期的女性,三是工作压力大的企业管理人员。

暑假期间

学生专程来看睡眠

十三岁的杨杨(化名)从小就有入睡困难的毛病,最近还经常做噩梦。眼看着9月就要上中学了,家人怕他因为睡眠不好而影响学习,专门趁着暑假带他来调理。

杨杨说,暑假期间,他也不能睡懒觉,爸爸给他报了四个兴趣班。杨杨一早6点半就要起床,匆匆吃完早饭就要赶去上课,一整天都是在培训班度过的,晚上回来还要做作业,一直做到九、十点钟。“到了晚上,我觉得脑袋很重,很想睡,可是躺到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好久才睡着。”杨杨还告诉张永华,他最近经常做噩梦,好几次惊醒后,枕头都被汗液打湿了。

张永华说,大人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而孩子还常伴梦魇和磨牙。导致孩子睡眠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突然出现恶梦或者磨牙情况,大多是焦虑和不安等情志问题导致的。

就杨杨的情况而言,可能是暑假的“埋头苦读”无意中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张永华给杨杨开了中药进行调理,并建议杨杨父母掌握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注意情绪管理,平时应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减负、放松心情。

正确认识睡眠问题

张永华介绍,偶尔一次睡不好,没有太大关系,第二天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心情抑郁等症状。但长期睡眠不好就需要引起重视,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代谢异常等。据统计,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高达89个。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比每天睡眠 6~8小时的人死亡率高出两倍。

张永华说:“我接触过几乎各年龄层面的睡眠问题患者,小到学龄前孩童,大到围绝经期女性,甚至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可能会有睡眠障碍问题,但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却不到30%。”

“我这里很多老病人,睡眠问题持续十几年。虽然他们对睡眠很关注,但他们并不清楚睡眠障碍是一种独立疾病,总想自己想办法解决,更不会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直到病情拖得很严重。”张永华说,这也是他们致力于普及睡眠医学知识的重要原因。

如今,杭州市中医院睡眠医学科已成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病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睡眠医学联盟的牵头单位和浙江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医院整合中医内科、神经科、临床心理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优势资源,组建了一支强强联合的睡眠医学专家团队。

目前,医院睡眠专科门诊周一至周日都开设专家门诊。在下周,市中医院即将开出睡眠障碍病区,为有睡眠问题的市民们提供更系统、更专业的综合服务。

这三件事情要注意

张永华建议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群注意以下三点:

01

睡意来袭才上床,上床后不做别的事情。

这是一种睡眠刺激的手段。这样做能够帮助身体形成一种反应,即到了床上只能睡觉。长期下来,有助于让身体形成一种习惯,能够条件反射,进入睡眠。

02

按照平时作息就好,不必过早上床。

有很多患者因为失眠,往往想着早点上床,酝酿睡意。但实际情况是,在床上躺着也无法入睡,反而越来越清醒。

03

如果无法入睡,建议离开床一段时间。

不少失眠患者睡不着,会一直躺在床上,这样也是不行的。如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可以考虑换一个环境,如沙发、客房等,待身体重新出现困意。

怎样才能睡好觉?

张永华建议,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凡事不要太追求完美,踏踏实实,以平常心对待人和事;其次,做到饮食有节,日常三餐不要吃太饱,也不要吃得太油腻,注意营养搭配;此外,做到起居有常,养成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概括来说就是,恬淡虚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专家介绍

张永华,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疾病分会主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委。擅长失眠焦虑、脾胃肝病及亚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

武林院区:周三上午、周日上午

丁桥院区:周一上午

朗读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