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尖子生沉迷网游日夜颠倒,成绩一落千丈!如何界定“网络成瘾”……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打开了另一扇发现世界之窗,大部分人的生活也离不开网络了。然而,当网络使用过度、网络沉迷甚至发展到网络成瘾时,这就是一种病,必须接受治疗和干预。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三科(物质依赖科)主任盘圣明主任医师表示,2019年物质依赖门诊共接诊约3500位物质依赖患者,其中大部分是网络沉迷、游戏成瘾和酒精依赖患者,青少年甚至成人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的越来越多。
盘圣明说,实际上觉得自己受到网络困扰的人群中,真正网络成瘾的病人只占到了1%,大部分人是网络沉迷和网络过度。“但我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的是,网络成瘾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需要一个时间段。刚开始或许只是网络的过度使用,等到无法控制甚至引起大脑结构改变后,就是病态了。”
尖子生沉迷网游日夜颠倒
成绩一落千丈休学两个月
小吴(化名)是父母带来看门诊的,他每个月总要翘课十来天,不愿意去学校,人也经常垂头丧气。
小吴妈妈说,孩子以前的成绩很好,在学校是数一数二的,从来不用他们担心。初一下半学期,小吴还在全国一项跟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为此,他们给小吴买了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作为奖励。
似乎就是在那时,小吴的生活悄悄发生了改变。他开始喜欢玩游戏,有时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成绩开始慢慢下滑。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次,他们让小吴交出手机,可小吴不肯,还为此和父母大吵一架。
之后,小吴沉迷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日夜颠倒。父母没办法,把家里的网络断了。小吴要么缠着父母开手机网络热点,要么逼着父母重新把网络连通。发展到最后,因为父母不答应这些要求,小吴开始跟父母撕打,有几次还跑到阳台上,一脚跨出栏杆以此威胁。
就这样,小吴闹了两个月,还绝食抗议。小吴父母一直耐心劝说,陪着他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刻,慢慢把他拉了回来,让他重新开始正常吃饭、正常作息,恢复去学校读书。可一年过去了,小吴依然每隔十来天就逃课。
动图来自SOOGIF
盘圣明问小吴,为什么不肯去读书?小吴说,因为耽误了两个月的学习,成绩再也追赶不上了,他接受不了这样的自己。同时,因为作业经常完成的不好,小吴感觉压力很大、没脸在学校呆下去。小吴还提到,妈妈只管妹妹,对他的关心太少。
了解到小吴的真实想法后,考虑到他目前还只处于网络沉迷阶段,尚未发展为网络成瘾、游戏障碍,盘圣明通过动机增强访谈,让男孩意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性,同时也建议小吴父母多关心他,多陪他出去运动,打开小吴的心结。
盘圣明主任表示,成瘾性疾病的发展是有过程的,家长要在孩子网络沉迷阶段及时发现并做干预,以防孩子进入到疾病阶段。
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
会影响大脑发育
2019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正式将游戏成瘾(也称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游戏成瘾在精神疾病领域有了专门的归类。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往往有记忆力差、脾气暴躁、性格内向等不同的表现,这是因为长时间的网络成瘾,会引起大脑结构的生理性改变。” 盘圣明主任说,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如果每天玩游戏超过6小时,半年后其大脑前额叶(管控人的情绪、控制能力等)的葡萄糖代谢下降15%,大脑氧代谢下降8%,这会使人出现情感麻痹等症状,注意力、情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游戏成瘾?
盘圣明认为,关键要看孩子在自我控制下能不能断得开游戏,同时还要看他的社会功能是否受损,比如学习、社交、睡眠、情绪等状况。
如果孩子因上网出现了熬夜、不吃饭、少与人交流,情绪烦躁等迹象,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网络成瘾危害大
如何科学规范治疗
盘圣明表示,目前对网络游戏成瘾的治疗,临床上多采取家庭、药物、物理相结合的方法。但药物治疗只能减轻部分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陪伴。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沉迷游戏,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试着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过上有质量感、有愉悦感、有意义感的生活,孩子就会慢慢从网络和游戏的漩涡中解脱出来。”
专家介绍
盘圣明,中共党员,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三科(物质依赖科)主任,杭州市精神障碍康复诊疗中心副主任。擅长物质依赖(酒精、药物等)、网瘾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及康复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防治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十年致力于物质依赖的诊治及康复治。担任司法鉴定工作,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被评为杭州市 “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优秀精神科医师”。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