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辑 > 医卫人物风采

名医在身边丨女子出门就“阿拉伯”打扮,只因患上这病!注意,冬季高发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1-12-03 09:27 浏览次数:

周一早上,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包烨华主任的专家门诊突然来了一位“阿拉伯”打扮的中年女性患者。只见她戴着口罩、帽子,围着围巾,还戴着大墨镜。她坐了下来,拉下口罩和围巾。还没等她开口,包烨华看了一眼,便开口问道:“面瘫了吧?第几天了?”

这位52岁患者王女士(化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她确实是面瘫了,今天已经第5天了,在外院看了专家,做了头颅核磁,抽了血,诊断是周围性面神经炎,但是用药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所以慕名前来针灸科找包烨华。

吹了一阵冷风后,突然面瘫

专家用针灸治好她

包烨华之所以一眼就看出她是面瘫,是因为患者的左额纹消失,眼裂明显变大,瞬目减少了。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她推断出患者可能是面瘫了。

接着,包烨华仔细地询问了患者的病史。“我最近单位老是加班,人也觉得很疲劳,那天突然降温,晚上下班后吹了一阵冷风,就突然发现不对劲了。”王女士回忆道。

皱眉毛、闭眼睛、耸鼻子、呲牙、咧嘴、噘嘴、吹口哨······包烨华让王女士做了一系列动作,并按压了她左耳后的穴位,发现患者疼痛难忍。评估完后,包烨华告诉王女士,她目前处于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所以症状的恢复不是很明显也是符合疾病的发病特点的,大多数患者配合治疗,进入恢复期后症状会逐渐减轻的。

包烨华让王女士躺好后,在其患侧面部进行了浅刺不留针,在四远端选取了重要的穴位,还在肚脐上也扎了针。半小时取针后,包烨华又为患者的耳后进行了刺络放血拔罐。

所有治疗结束后,王女士欣慰地告诉包烨华,她现在耳后疼痛明显减轻了,感觉面部也轻松了,内心无比的喜悦。包烨华嘱咐患者除了规律地接受针灸治疗外,平时一定要避风寒,调节情绪,注意休息,并教授了患者自我面部康复操,让她每天进行康复锻炼,这样可以加快恢复。

经过近1个月的传统针刺、电针、脐针、放血、灸法等综合治疗,王女士基本痊愈了,生活和工作都回到了正轨。

天气渐冷,面瘫高发

专家发出温馨提醒

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俗称,属于针灸康复科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目前逐渐年轻化。该病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

最近杭城天气越来越冷,又到了面瘫高发季,寒冷及凉风刺激、呼吸道感染均可以诱发。包烨华提醒:

1.若患者出现一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或变浅,闭眼不能,口角歪斜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2.发现乳突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疱疹、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过敏,舌前2/3的舌尖味觉消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3.如果急性起病,表现为中枢性面瘫(患侧可以皱额、闭眼),且合并言语含糊、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复视等症状,考虑为脑血管病可能,尽早拨打120到神经内科急诊就诊。

面瘫属于毁容性疾病,尤其是爱美的女士简直无法接受。她们在家里不苟言笑,出门就捂个大口罩,谢绝一切活动,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遗留后遗症的患者更是给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传统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明显,能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包烨华  主任中医师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杭州市第七批市级名中医。浙江省针灸学会经络腧穴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针灸推拿学会常务理事。擅长中风、面瘫、颈性眩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肩腰腿痛、单纯性肥胖、产后病、冬病夏治等的诊治。

门诊时间(杭州市中医院):武林院区:周一、三、五上午丁桥院区: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