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疆丨杭州市第十批第一期医疗援疆人才光荣凯旋
欢迎回家!辛苦了!
6月28日晚10时许,随着长龙航空GJ8782航班降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市第十批第一期6名医疗援疆人才顺利完成医疗援疆任务,光荣凯旋。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以及各援疆医务人员派出单位代表到机场迎接。
经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等程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季成、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何文波、杭州市中医院程敏捷、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张林、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董书琪和临安区人民医院田春来共6名医务人员作为杭州市第十批第一期医疗援疆干部人才来到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他们按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品牌引领、动力澎湃”的总要求,创建“多院帮科·专科联盟”,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助力阿克苏市人民医院全面提升医疗管理能力和诊疗水平,让阿克苏地区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创建“多院帮科·专科联盟”帮扶新模式
“多院帮科·专科联盟”是阿克苏地区首个涵盖多学科、多维度的医疗帮扶模式,主要是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及杭阿两地卫健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由杭州援疆医生后方医院牵头、多家杭州三级医院参与,通过建立导师带徒“1+X”传帮带、组织赴杭进修学习、推进“远程医疗”建设等,精准帮扶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结对科室,致力于把“输血”转变为“造血”,是杭州“组团式”医疗援疆的迭代提升。
该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了援疆医疗人才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成了浙阿两地结核病、精神卫生、艾滋病三个重点疾病防治相关医院签约,先后建立了5个名医工作室,协助指导完成了3类及4类手术380余例;开展了远程培训17次,远程会诊120余人次,多学科MDT会诊14次;实施了新技术、新项目42个;先后邀请了13批次61名杭州医疗专家来阿克苏市开展柔性援疆活动;安排了28名医护赴杭州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举办了5期医疗学术论坛;完成了巡回义诊25次。
设立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造福南疆百姓
2020年3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与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签署新一轮三年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持续打造“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阿克苏站”品牌,培养了能独立开展张氏骨伤疗法的阿克苏市医生8名。工作室自2017年11月成立以来,“张氏骨伤疗法”累计治愈人数达4632人、开展整复手术3462例,已成为南疆地区骨科医疗的金名片。
设立首个“杭州市甲状腺乳腺外科名医工作站”
针对阿克苏地区甲状腺乳腺疾病高发,甲乳疾病防治的医疗资源欠缺等问题,利用专科联盟平台邀请杭州名医在阿克苏市人民医院首次成立了“杭州市甲状腺乳腺外科名医工作站”和“罗定存名医工作室”,充分依托杭州医疗资源优势,特聘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罗定存为总顾问、学科带头人,邀请杭州市属医院甲乳外科专家组成特聘专家组,助力诊疗能力再提升。
目前,工作站已接诊门诊患者600余人,B超复查甲状腺肿瘤患者150余人,完成手术17例,其中包括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甲状腺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等。
成立“杭州市超声介入名医工作室阿克苏站”
工作室以“优质服务,精准医疗,微创治愈”为宗旨,持续在诊疗技术、医疗管理、项目研究等方面精准发力,开展了超声介入手术260余例,落地新技术共11项,其中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阑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等在当地处于领先水平。
同时,工作室重视学科发展、临床诊疗、人才培训方面的工作,努力为阿克苏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名医队伍”,现能独立开展超声介入手术的骨干医生由3名增至6名,技术水平在南疆地区处领先地位。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医务人员表示,他们将不忘组织嘱托,牢记援疆历程,珍惜友情,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做到政治强、信念坚、本领高,继续为杭州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