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身边丨血压“飙升”,竟会伤了肾!这个“隐形杀手”发病率越来越高,积极预防是关键
高血压肾病,朋友们可能没听过,但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病人群也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让人忽视,所以被称作“隐形杀手”!
血压“飙升”,
患者不可“放飞自我”!
40岁的方先生(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前些年,“头晕”一直困扰着方先生,去当地医院测血压,最高达到过225/160mmHg。此外,查血肌酐134umol/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阴性,眼底检查提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3-4级。为了明确肾功能不全原因,还做了肾穿刺活检,病理明确为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改变伴球性硬化。
经过多方打听,方先生找到了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生程晓霞。程主任为方先生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降压药物,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方先生的血肌酐降至108umol/L,血压也一度控制在了正常范围。
“程主任帮我调好身体以后,我就大意了。原本每月一次的看诊,也因为工作忙顾不上了,药也是想到就吃,饮食也没有节制。”没过多久,方先生再一次“放飞了自我”。
2019年,他再次因“头晕”来找程主任,当时测血压264/170mmHg,查血肌酐最高升至609umol/L,24h尿蛋白定量3.04g,血白蛋白35.9g/L!病情危重,程主任给他开出了住院单。
经积极静脉降压药物和中西药物治疗,并予饮食管理,方先生血压终于降了下来,肾功能经过近半年的中西医治疗逐渐稳定,血肌酐降至290umol/L,24h尿蛋白定量降至1g,体重也由90kg减到80kg左右。
这种肾损害不可逆,
一旦发生,无法治愈!
“人的肾脏里布满了血管,当血压高时,这些血管为了抵抗过高的压力,会把血管壁变得越来越厚,也就是说血管会越来越细。肾脏里的血管如果变得很细,不但不利于毒素的滤出,连肾脏的基本供血供氧功能都保证不了。”程晓霞告诉我们,这就会导致肾脏出现缺血性萎缩——肾脏体积会变小,表面枯萎。这种肾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无法治愈。
高血压性肾损害属于中医“水肿”“眩晕”“虚劳”或“溺毒”范畴。高血压病临床上多从滋阴潜阳或化痰开窍入手。如出现高血压性肾损害,程晓霞认为大部分病人的中医证型已转为脾肾气虚(阳虚),夹有内瘀,为虚实夹杂之证。本病的治疗首先是控制升高的血压,加用中医中药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高血压肾病的危害多,
积极预防是关键!
高血压肾病同样会引起心脑肾的多处并发症,尤其到肾衰竭晚期,不但会加重心功能衰竭,还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形成恶性循环。
1.心脏合并症。病人可出现心悸或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肺水肿等,严重者可出现左心衰竭或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症状。
2.脑部病变。头痛、头晕是高血压肾病的常见症状,也可有头部沉重或颈项板紧感。
3.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出现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渗血。
4.肾性贫血。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进而导致肾性贫血。
5.尿量的改变。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
高血压肾病危害多,那该如何预防呢?可从以下6方面入手
改变饮食习惯
饮食很富足的情况下,平日里蛋白质摄入要有控制,对于豆制品、肉类要有合理分配。慢性肾脏病患者需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需低于3g。尽量不食用加工肉类、腌制食品、高胆固醇食品。维持体重,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饮酒、抽烟。
降压药物规律服用
血压控制理想靶目标在130/80mmHg以下,在血压控制情况下,不宜马上停服降压药,以免血压翻跳。
定时监测血压
测血压的时间不定时,每周二至三次,要求血压不要波动太大,尤其是老年人。
避免熬夜
睡眠应充足,不能睡得太晚,尽量做到起居规律。高血压肾病患者要避免操劳,熬夜亦可引起血压波动。
调节心态
有些高血压患者情绪容易紧张、波动,在生气的时候,高血压患者更要理性、平和地提醒自己注意控制情绪,暴躁、激动只能为自己埋下更大的健康隐患。应放松情绪,保持乐观,自我调节到最佳心理状态。
适量运动
运动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必须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轻度的活动,如散步、体操、太极拳等,有利于缓解动脉的紧张。但重症病人、肾功能不全或血压过高的患者,则应限制运动。
程晓霞 主任中医师
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 、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省级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研究40余年。作为第一完成者,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擅长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类肾病的治疗。
门诊时间(杭州市中医院):
周一、二、五上午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