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本机关其他政策文件
索引号 00248984X/2021-29964 文件编号 杭卫发〔2021〕90号 发布机构 杭州市卫健委
成文日期 2021-08-17 主题分类 卫生 组配分类 本机关其他政策文件
有效性 有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印发杭州市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1-08-17 11:27 浏览次数:

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卫生健康局(社会发展局),各市属(市管)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城市医疗联合体科学、规范、有序建设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整体能力,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我委制定了《杭州市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8月16日

杭州市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函〔2019〕125号)、《浙江省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浙卫发〔2020〕4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我市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与“重要窗口”相匹配的城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与医联体建设的决策部署,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强化医防协同机制为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服务体系、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真正实现由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城市医联体建设,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形成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2.功能清晰,分工协作。落实医联体内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明确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目标、任务和责任,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保障医联体持续健康发展。

3.资源共享,能力提升。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帮扶、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有效手段,发挥医联体牵头医院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医疗服务的协同性、连续性,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提高城市医疗联合体整体能力与绩效。

三、工作目标

2021年,根据杭州最新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城市医联体网格化重新布局,主城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形成以市级医院牵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公共卫生、院前急救、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其他医疗机构参与的医联体模式。医联体牵头医院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比例达到40%以上,签约居民基层就诊率达70%,家庭医生精准上转率达15%,医联体牵头医院签约居民有效下转率达到50%。区级公共卫生机构融入医联体建设发展的模式基本形成,城市医联体公共卫生培训、指导、考核、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到2025年,城市医联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医联体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内部分工协作机制有效建立,优质资源下沉高效有序,基层诊疗人次明显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联体牵头医院号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比例达到50%以上,签约居民基层就诊率巩固达到70%,家庭医生精准上转率达30%,医联体牵头医院签约居民有效下转率达到80%。城市医联体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逐步形成。

四、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完善医联体网络化布局

1.科学调整医联体合作关系。根据区域医疗机构资源布局需求,结合主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以行政街道为单位,科学调整基层医疗机构和牵头医院合作关系,组建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含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杭州市西溪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含杭州市丁桥医院)、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院前急救机构等为医联体成员单位的7个城市医联体网格。支持杭州市儿童医院、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肿瘤医院等专科医院牵头组建专科联盟,加入城市医联体网格。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养老机构加入医联体建设,扩大业务覆盖面和群众受益面,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2.健全医联体管理体制。成立城市医联体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各有关区卫生健康局主要领导为成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城市医联体整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资源配置、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医政医管与药物政策处。医联体的运行实行城市医联体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管委会由牵头医院、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区级公共卫生单位、各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成员单位共同组成,管委会主任由牵头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担任。管委会统筹协调本医联体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专科建设、人员培训、医疗业务等事项的决策管理,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管委会主任所在单位,主要负责管委会的日常运行工作。

3.健全医联体治理结构。医联体内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基本功能定位、单位产权归属、行政隶属、职工身份等保持不变,鼓励有条件的积极探索创新。制订医联体章程,建立医联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权责清单,牵头医院与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成员单位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明确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分工协作的发展长效机制。协议书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

4.推进医联体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牵头医院要充分发挥临床专科规范诊疗、疾病诊断等技术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区级公共卫生单位要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作用,协同推进医联体公共卫生工作,在能力提升、风险管理、监测评价、绩效考核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强化服务指导功能。各基层医疗机构要把“预防为主”落实到医疗服务中去,加强公共卫生医师队伍建设,推动公共卫生医师由单纯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者。

(二)整合资源,推进医联体资源互通共享

5.促进医联体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医联体内要加强内部资源共享,围绕业务发展和群众实际需求,牵头医院门诊、住院、检查等资源优先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建立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区域检验、区域消毒供应、区域慢病联合等共享中心,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基层开单、上级检查”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服务链贯通,方便群众就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城市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提高医联体内人员流动效率。

6.促进医联体之间医疗资源互通共享。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推进医联体牵头医院之间人员、技术、床位、检查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医联体之间医疗资源“双循环”,加强牵头医院优势专科的能力辐射,逐步实现医联体之间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促进学科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减少医联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升医联体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7.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临床医疗服务融合。以建立全过程、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着力点,在医联体内形成疾病预防控制、老年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预防、医疗、慢病管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链,综合提升医联体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整体打包服务,整合服务项目与流程,建立医防融合服务新机制。把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措施作为临床医疗服务重要环节,推行医疗处方和健康处方“双处方”制度。

8.打造数字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以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和医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依托,对城市和居民的健康状态开展多层次、多粒度、多角度的实时综合感知和分析。加强市区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设杭州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赋能专病联合中心、慢病医防融合、医联体运行绩效管理,促进医疗体资源有效共享。构建数字健康管理体系,丰富“互联网+”分级诊疗、护理、中医药、药事服务内涵,构建“全科家医+区域名医+智慧云医”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推动杭州市名老中医活态传承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

(三)分工协作,促进基层服务能力新提升

9.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医联体牵头医院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安排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会诊、查房、讲座、带教、带徒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统筹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定期到牵头医院进行免费培训、进修、参加学术活动以及参与转诊病人查房及全科、专科、专病门诊工作等,逐步强化急救、全科、儿科、康复和中医药等服务,做强做优基层传统优势(特色)科室,制定完善区级疾病诊疗目录,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达标升级。

10.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医联体牵头医院统筹指导各成员单位的发热门诊(诊室)、隔离病房以及平战转换公共设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改造,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医疗救治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感染防控措施,提升院感防控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切实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11.有序推进双向转诊。强化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基层的预防和诊治,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平台建设,畅通医联体内双向转诊通道。对上转患者提供“优先就诊、优先会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对下转患者及时后续治疗方案,有效做好指导,确保治疗的延续性。

12.做实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深化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机制,加强“1+1+X”全专联合团队建设,组建由医联体基层成员单位全科医师和牵头医院专科医师组成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团队签约服务,形成全科与专科联动、签约医生与团队协同、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设立针对普通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的菜单式签约服务包,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效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城市医联体建设作为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督查评估。要进一步强化考核和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联体绩效评估机制,落实目标责任。要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对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医疗卫生单位综合目标考核。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医联体建设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加强政策宣贯和典型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社会对医联体的认可度和支持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1:杭州市城市医疗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doc

附件2:杭州市城市医疗联合体名单.doc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