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怎么像“被火烧”?这些部位出现莫名灼痛,请提防“蛇疮”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很多疾病都“虎视眈眈”。
近日,气温转凉,一些“老病号”也频繁出现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西兴病区医疗团队的诊室里。
01
这次的“心绞痛”
怎么像“被火烧”?
“李主任,你快帮我仔细瞧瞧……”
60岁的杨阿姨(化名)最近忙于女儿的婚事有些劳累。天气突然转凉后,她发现自己左胸总是有些疼痛,还会胸闷心慌。可平时常备的速效救心丸对这一次的“胸痛胸闷心慌”,没有一丝改善作用。
“这次的‘心绞痛’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不仅是胸痛,我左边肩膀后面也会连着一起痛,痛起来就像有人拿东西烫我一样”。综合杨阿姨的情况,李鹏主任医师高度怀疑她是患上了带状疱疹。
虽然进行了针对性预防,但第二天,杨阿姨的左胸和左肩背还是出现了大片由带状疱疹引起的小水疱样丘疹。
无独有偶,70岁的蒋大伯(化名)也因带状疱疹吃了“大苦头”。“左侧腰背总是莫名疼痛,像刀削针刺一样,让人难以耐受。从外表看,却没有任何异样,也不红也不肿,有时有灼热感。”
用了药膏也做了推拿,但没有一个有效。直到子女发现他的腰部出现红疹、水疱,才赶紧带着他来到了李鹏的门诊。
02
若这些部位出现莫名灼痛
请提高警惕!
很多市民对带状疱疹并不陌生。它是一种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缠腰龙、蛇缠腰、蛇子、生蛇、蛇疮”等都是生活中对市民对带状疱疹最常见的症状,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呈带状分布、成簇出现的疱疹和患区疼痛的形象称呼。
李鹏介绍,带状疱疹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需要仔细全面地检查:发生在胸部的带状疱疹容易误诊为心绞痛;发生在腹部容易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阑尾炎。带状疱疹患者皮损不典型时也可能被误诊为其他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脓疱疮等。
李鹏提醒,发疹后72小时内是带状疱疹的治疗黄金期。虽然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在急性疼痛期常会发生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但不少老年人还是因相信偏方等原因延误治疗,甚至引发持续数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肋骨、腰背、头面等部位出现莫名的灼痛,请一定要提高警惕,在72小时内就医明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
03
50岁及以上人群高发
年龄越大越容易被带状疱疹缠上!
“年龄是带状疱疹重要的风险因素,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下降和免疫系统受损会增加带状疱疹患病风险,病情也更严重”。
李鹏介绍,50岁及以上人群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身患带状疱疹,病情也更严重,即使身体健康,中老年人50岁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会陡然增加。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约99.5%50岁及以上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除年龄因素外,以下人群尤其要注意提防带状疱疹:
精神紧张、压力较大、长期熬夜、过度疲劳。
患有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哮喘及糖尿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病等。
其他免疫低下因素:如肿瘤患者、移植受者、HIV感染者等。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制剂。
04
如何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发生或复发?
日常生活中不妨试试这么做!
带状疱疹治愈后也非终生免疫,仍有可能复发,甚至多次复发。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有效可行的一种预防手段。”
2019年4月,国家卫健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本)中再次明确,带状疱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服务病种。目前,杭州市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提供带状疱疹疫苗预约接种。
经过李鹏的解释,杨阿姨和蒋大伯在完成治疗后,又都在西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了带状疱疹疫苗。
除医疗手段外,想避免带状疱疹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非常重要:
坚持适量适度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好免疫力。
维持良好作息,关注并积极治疗自身慢性疾病。
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新鲜蔬果,鱼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食物。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