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最冷时节,注意阳气“调补”和“收藏”
12月7日大雪,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要来了。
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在大雪节气宜做好内在阳气的“调补”和“收藏”,也就是说,既要补得进来,又要收藏得住,具体宜做好以下几点。
大雪"调补"和"收藏"
“胸腹腰腿”重保暖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风寒之邪容易损伤人体,故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应保护好胸腹、腰部和关节部位。
除了要穿些防寒的衣服外,还应扎上围巾以保护颈肩,必要时应戴上护膝以保护腿部。
冬季冷浴需注意
“用冷水洗脸、擦身或冬泳,能抗寒健身、预防感冒。”虽然其健身作用不可否认,但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诱发危险。
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和其他血管疾病的朋友,千万别跟风模仿,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卒中或猝死等严重问题。
适宜喝水有讲究
大雪时节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加之空调供暖,应适当多喝温热水以补充水分。成年人每日至少要喝 2500 毫升水。
另外,要牢记一天中的这三个时间,此时喝水还有另外的养生作用: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
饮食以“温补”为主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补法主要有食补和药补两种:
食补宜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以及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
一些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适当用一些补肾延年的药物进补,如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等。但要注意,中药的使用,必须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进补勿忘“神补”
大雪时节应适当闭目养神,让大脑得到休息和净化。天气晴朗的时候,宜多出去散心,不仅能让心情开朗,还能晒晒太阳保健康。
另外,运动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动作幅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爬楼梯、散步、太极拳等。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以防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常用温补食疗、泡脚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金匮要略》)
功效:温中补虚,祛寒止痛。
材料:当归20g、生姜30g、羊后腿肉200g、黄酒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与当归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羊肉同熟烂,去当归、生姜,食肉喝汤。
黑芝麻核桃粥
功效:补肾固精、健脾益气。
材料:黑芝麻30g、核桃仁30g、红枣10个、小米50g、黑米50g、红糖适量。
做法:将小米、黑米浸泡,黑芝麻、核桃炒香,与大枣一起放入盛好水的砂锅中熬粥,再依据个人口味调入红糖即可食用。
泡脚方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
材料:生姜10g、红花10克、艾叶20g、鸡血藤25g、桂枝15g。
做法:中药加水煮开后凉至40℃-50℃,泡脚15分钟。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水凉了可再加热水。
大雪经络养生
◆ 补益心气:点按心俞穴、少冲穴、神门穴、郄门穴
◆ 固摄肾气:按揉神阙穴、肾俞穴、涌泉穴、志室穴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