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筛查,就确诊宫颈癌!姑娘们注意:21岁开始,别忘了做这件事!
“说真的,陈医生,您就像姐姐一样,我生病的这些日子,能顺利地一路走过来,全都是靠您的信念支撑我,再次感谢!”
2月11日,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复查回家的路上,37岁的柳女士(化名)给自己的“陈燕姐姐”发了这么一条信息。
一切,还要从2020年的9月说起……
01
不痛不痒,
只是月经和白带有些异样,
怎么就患宫颈癌了呢?
经过多年辛勤打拼,柳女士的服装事业逐渐步上正轨。家庭幸福,孩子可爱,似乎“好日子”就在眼前……
可2020年8月的一天,劳累一天的她发现自己月经结束后常有点滴出血,但没有其他不适。
“会不会只是太累了?”柳女士并没有放在心上。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眼看就到了下一个月经周期,又是跟上个月一样的月经来潮、点滴出血……
加上近两周自己总是有类似白带的奇怪分泌物流出,这让她开始不安起来,赶紧来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接诊的陈燕医生仔细检查后,建议她做一个宫颈癌筛查。结果显示HPV感染高危阳性(HPV-16),TCT筛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示有癌变的可能。
随即,陈燕赶紧建议柳女士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来进一步明确检查结果。
可病理检查结果,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掀起了巨大波澜:确诊宫颈癌!不仅有原位癌,还有局部浸润性癌。
02
平时身体都好好的,
怎么就患宫颈癌了呢?
“我平时身体都好好的,怎么就患宫颈癌了呢?”柳女士有些崩溃地问。
当陈燕问她,之前有没有做过妇科检查,她摇摇头,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慢慢地告诉陈燕,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一直也都没有症状,就基本没做过妇科检查。偶尔觉得白带多了一点,也是自己买点消炎药用用就好了。加上她远离家乡来杭州打拼,平时是能省则省,也没有要给自己体检的意识。这次也是真的害怕身体出问题了才来医院。
2020年9月底,因柳女士有强烈生育二胎的愿望,医院妇产科团队为柳女士她做了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约2*2CM,脉管内见癌栓。后因不适合保留生育功能,紧接着的10月3日,柳女士再次住院进行了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有淋巴结转移。
从手术结束至今,柳女士前后历经多次放疗及化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让曾经光彩照人的她出现了频繁脱发、腿部水肿,血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异常痛苦。
她也曾几度想要就此放弃,但在陈燕等妇产科医护的鼓励下,她一步步挺了过来,逐步恢复身体机能,也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服装事业。
03
90%以上的宫颈癌,
由HPV引起!
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宫颈癌更是健康与生命的第二大“杀手”。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达13.15万,每年约5.3万人死于宫颈癌……
在妇产科医生们看来,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
“其实,宫颈癌有明确的癌前病变症状,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往往需要5-10年的时间,”陈燕介绍,在这段时间里,只要及时治疗,都可以阻止癌症的发展。
研究发现,90%以上的宫颈癌由HPV(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性传播疾病感染史、过早发生性行为、多性伴、无防护性行为、早产、多产,多次流产、不良的生活习惯、慢性子宫颈疾病等。
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病毒的机会达80%,且不同年龄阶段,感染率不同。通常,健全的自身免疫系统会在两年内把HPV病毒清除干净,但有些患者可能长期持续感染特殊型别高危型HPV病毒,导致细胞病变,发展成癌。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千万要重视宫颈癌的预防性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04
简单地“刷一刷”就能发现,
21岁起,别再忘记做!
但是,仍然有很多像柳女士这样的女性,长时间不进行宫颈癌筛查,一经发现就已经是癌症。
如何发现宫颈癌存在?
大多数人在感染HPV后几乎是毫无症状的,因此需要进行HPV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临床诊断。对HPV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我国预防宫颈癌主要的二级预防手段。
(上:HPV刷头,柔软度与小儿牙刷刷毛相似)
(下:TCT刷头,柔软度与硅胶黄油刷相似)
子宫颈癌的三阶段筛查:
第一阶段:子宫颈HPV检测、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第二阶段:阴道镜检查。
第三阶段:组织病理学检查。
子宫颈HPV检测
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子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高危型HPV是否阳性。
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在妇科检查时,由子宫颈表面取子宫颈脱落细胞,利用薄层制片自动装置制备细胞学标本(在玻璃片上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细胞异常。
以上两种检查之后,如果查出高危型HPV阳性或者细胞学异常的人,需要进一步做以下检查。
阴道镜检查
高危型HPV阳性或者细胞学异常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观察子宫颈表面的异常变化,并取活体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阴道镜下所取的子宫颈局部组织,送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对病理切片作出明确诊断,以诊断子宫颈病变。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提醒,有性行为的女性,从21岁开始就要筛查。
21~29岁:如果TCT检查阴性,每3年检查1次;
30~64岁(以下任选一):TCT检查阴性,每3年1次;HPV筛查阴性,每5年1次;TCT+HPV筛查均为阴性,每5年1次;
65岁以上:若过去10年内,连续3次TCT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HPV阴性,无子宫颈上皮内瘤(CIN)病史,可考虑停止筛查。若以前有CINⅢ级、原位腺癌病史,应在病变自然消退或临床治疗后持续筛查20年,甚至延长筛查至65岁以后。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