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的别样收获!当“大白”遇上“建德媳妇”......
“消失”的周末,无悔的奔赴
扛过烈日的焦灼,穿越风雨的阻隔
杭州卫健人一次次迅雷般出征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征途虽艰,仍有美好
“我是建德媳妇!”
六朵鲜花送给建德“大白”
4月8日下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两位男医生曾磊和杨刚每人手捧一朵红色玫瑰花,跟随支援核酸采样的“大部队”登上了从钱塘区下沙街道返回建德的专车。
连日来,杭州市各大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市卫健委安排部署,来自拱墅区、西湖区、萧山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和建德市的医疗队伍纷纷奔赴钱塘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共同守好杭州“东大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与两位男医生形成“反差萌”的小红花,正是4月7日他们在钱塘区智格社区附近支援采样时一位热心居民送的。
当天中午,室外温度逐渐抬升,来自建德的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不辞辛苦为钱塘居民们进行核酸采样。临近结束时,附近这位热心群众跑来送给在场6位医务人员每人一朵鲜花,她还特地挑出两朵红色玫瑰送给了这两位男医生。
“我是建德媳妇,也算半个建德人,看到来自建德的支援队很是激动,知道你们规定不能收群众东西,但这小花必须要送给建德的‘大白’。”热心群众激动地说。
同样有所“收获”的还有本次建德医疗队总领队、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黄海霞,她手持一幅锦旗踏上了返程的专车。锦旗上写着“同心同行抗疫情,无私奉献显担当”,是下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他们临行前送来的,赠予建德市卫健局。
“我们这支建德医疗队全体91人,有党员、有团员,疫情面前,我们必须担当起医务人员的职责。小红花和锦旗都是钱塘区居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认可。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一定战胜疫情。”黄海霞说。
4月8日,来自建德市6家医疗机构的91位医务人员,完成了连续4天共计近12万人次的核酸采样支援任务。
一会奔前线,一会回医院
她是会飞的“超人”
“疫情发生以来,真是睡不好,总是把手机铃声尽量调得大一点,生怕会错过医院的指令电话。”这是桐庐县中医院三病区护士长洑有娟在半夜采核酸路上说的话。
3月21日晚上11时26分,桐庐县中医院发出紧急任务指令,需要20名医护人员前往桐庐“三区”进行核酸采样。当时的洑有娟正在病房里照顾白天刚做完手术的父亲。白天工作,晚上照顾父亲,虽然一天下来,身体已是极度疲惫,但当接到紧急任务指令时,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选择奔赴一线。
身为紧急采样队的领队,她认真负责地安排核酸采样工作,事事亲力亲为。得空的时候,她又马不停蹄赶回医院照顾父亲,时不时还要兼顾家里行动不便的母亲。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一句怨言。
大家都说洑有娟就像超人一样,一下飞到这里,一下又飞到那里。同事们心疼她,多次劝她休息一下,可她总是笑笑说:“我没事,肩上的担子再重,也要扛起来。”
每次工作结束,她几乎都会在车上睡着。大家都知道,她太累了。
24小时在线
做好第一道“筛查关”
在余杭区二院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机制,全天候值班值守,直面发热病人。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预检台的护士会通过查看行程码和健康码、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等措施,做好第一道的“筛查关”。
面对一批批的发热患者,这里的工作量显然超乎寻常。“最多的一天接诊了567位病人,拖班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有些病人在等待核酸结果的时候表现得比较焦躁,情绪不太好,我们护士看到都会用心去安抚,大家都不容易。”发热门诊护士郭斌说。
过了午餐时间,摆放在清洁区办公桌上的十几份盒饭早已变冷,这已经成了一种工作常态。
“一般前半夜、中午和周末会更忙,很多时候原本可以换班的同事看到大家忙不过来,也会主动留下再加班。”郭斌补充道。
这里的医护人员经常一进发热门诊就是八九个小时,对于体力也是一大考验。不少医护人员即便身体不适,依然选择坚守在岗位上。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