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区新规】黄二丹:公立医院强化多院区管理的七点建议
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的相关问题得到了明确说明。按照文件精神,分院区应该是公立医院自建自办、人财物等资产全部归主院区所有的院区。目前很多以托管、挂牌、合作举办等模式存在的院区将不属于规范的分院区,有必要更换牌子,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模式。按照文件要求,分院区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平急转换的疫情防控需要,同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双重压力下,可以说,很难再现以前“跑马圈地”和资源垄断的结果。
可以预见,随着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多院区模式脚步的加快,改革压力必将迅速传导到医院管理者身上。一方面,公立医院多院区的运行管理可以促进主院区的发展,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强化医院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多院区建设也可能会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行管理成本,增加医疗质量风险,稀释医院资源和品牌。如何趋利避害?笔者通过考察国内分院区建设的优秀案例,形成以下七点建议。
做好整体布局
谋划一体化发展战略
布局公立医院多院区,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规划以及符合各院区发展的战略模式,以谋求共同发展。顶层设计是多院区布局的重中之重,应当以医院的整体发展方向为指引、以医院现有的资源要素为基础进行布局。由于分院区在地理位置、患者来源、疾病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分院区在功能定位、资源投入、学科分布等方面的规划上更需因地制宜。因此,建议通过明确不同院区的功能定位,实现各院区的学科错位发展,并摸索出符合院情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
细化学科布局
推动专科协同发展
根据公立医院总体战略规划中明确的各院区功能定位,以及医院学科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等因素,合理进行各院区的学科布局,推动实现各院区间的学科差异化发展,发挥多院区专科协同发展效应。具体而言,主院区外的不同分院区可实行大专科、小综合模式,各院区间互相补充、互为辅助,各取其长、错位发展。进一步保证组织运行效能达到最大化,实现多院区“1+1>2”的效果。
重建组织架构
减少管理层级
精简组织架构,实现高效垂直管理,节约运营成本。精简科室架构,下移管理重心,规范管理权责,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执行力。
合理界定各院区责权利关系,既要防止总院权力过于集中、各院区失去管理积极性,也要防止权力过于分散。大力推进多院区信息化建设,创新信息共享模式,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实现总院对于各院区运行情况的实时掌控和监测,并适时实施干预控制措施。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体现各院区绩效分配的公平性,维护各院区利益关系的平衡性,为一体化管理的推行创造有利条件。
创新管理模式
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
相同的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和医疗服务模式,有助于实现多院区医疗服务的过程控制。各院区应设置相同的医疗服务质量标准,根据既定标准对各院区员工进行统一培训。各院区应实行相同的医疗服务模式,涵盖挂号、收费、诊疗、检查、取药等环节;对于同时在两个院区就诊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两个院区的床位情况、患者情况,安排其选择任一院区进行住院治疗。
人力资源素质高低决定了医疗技术水平高低,多院区同品质医疗服务的实现需要以人力资源的发展为基础。一方面,要落实各院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保证各院区人力资源协调发展,尤其要注意各院区薪酬设计的公平性,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均衡分布。另一方面,整体考虑各院区人才需求总量,一体化引进、培养人才,确定人才开发重心,实现人才错位布局,搭建人才对话与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不同院区之间的思维碰撞及科研资源共享。
医疗设备是医疗技术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应统一各院区的医疗设备投入机制和配备标准。
系统整合资源
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建立各院区资源流转机制,强化资源在流转过程中的成本界定与成本核算。利用信息系统准确记录各类资源在各院区、各科室的流转情况,根据资源在各院区、各科室产生的收入和损耗等,将成本分摊到各院区、各科室。
建立各院区物资统一采购、统一配发制度。凭借医院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等物资的购买和仓储成本。
实施各院区集约化管理。将成本控制工作逐级落实到各院区、各科室等基本功能单位中,严格控制成本。
用好信息平台
空间分离但服务一体
各院区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OA办公平台,各院区工作信息、医疗信息均可在信息平台中查询,保证院区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各院区使用同一公司的电子病历系统,居民健康卡、患者就诊卡均可在不同院区使用,在相应授权下各院区间可以互相查看患者病历资料,确保患者就诊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共享性。分院区部分检查检验项目需到主院区完成时,可在分院区开具检查检验医嘱,再通过物流将相关标本或影像资料送至主院区,主院区集中检查、审核完毕后将相关结果反馈至分院区信息系统。主院区体量大,门诊和住院患者多,MRI(磁共振成像)等特殊检查等候时间较长,患者可在主院区缴费后到分院区检查,以改善就医体验。
强调党建引领
用医院文化凝聚人心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关键在于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领导的内涵是集体决策。多院区运行管理需要由掌握不同领域关键信息的管理者共同决策,尤其要注重将党的建设与医院文化紧密结合,用文化凝聚各院区职工的内心认同。要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统一的医院文化建设机制。在总院设置专门的文化建设领导部门,在各院区、各科室建立文化建设联络员制度。要充分发挥自媒体作用,拓展文化建设传播载体。一方面,在各院区推送数字化院报、院刊,有效提高报刊的可及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由专人负责维护各院区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增进院区间交流,扩大医院对外影响力。要贴近实际,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医院管理层要尽快达成共识,建立起医院共同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营造“求大同”的文化氛围。
我们还应该看到,完善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模式,让多院区真正发挥效力,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持续总结典型做法,及时推广传播经验,用现实管理案例帮助公立医院管理者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发展政策。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