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炎炎夏日,谨防食源性疾病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2-07-30 08:13 浏览次数:

夏日里,持续高温让人“忧”,却让细菌们异常“欢喜”。

气温高,湿度大,特别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进而导致食物易腐败,稍有不慎就会让人吃坏肚子。换句话说,此时已进入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食源性疾病指的是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如果致病因素是细菌,我们就称它为细菌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那么,常见的致病菌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在进食数小时后发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

炎炎夏日,如何吃得健康又安全?

挑选食材——新鲜

由于夏天的温度较高,微生物活跃,很多食品都很容易变质发霉。所以,购买食材时一定要挑选新鲜无变质的食品,回家后要及时放入冷库或冰箱保存。

食用之前——清洗

买回的蔬菜要充分浸泡后,用流动洁净的水再反复冲洗3遍,才能烹调食用。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尤其是肉类食品生熟应分开处理和保存。切生食和熟食所用的刀、砧板、容器要分开。

水产品——新鲜、熟透

不吃腐败变质及非鲜活的虾、螺、甲鱼、蟹等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要少吃或不吃醉虾、醉蟹、炝虾等生食水产品。加工海产品时一定要彻底清洗,烧熟煮透,适度食用。

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等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入口食品——充分加热

冰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充分,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饭菜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摄氏度。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应尽快在煮熟加工后2小时内食用。

夏季是各类菜豆(四季豆、芸豆、刀豆、豆角等)大量上市的季节,要做到翻炒均匀、彻底烧熟煮透以破坏豆类毒素。

凉拌菜品——现做现吃

加工凉拌菜的果蔬一定要清洗消毒,现做现吃,不吃隔夜的凉拌菜。

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食材卫生的同时要讲究个人卫生。处理肉类食物前后清洗手、砧板、刀具,接触动物和动物食品后及时洗手;保持家庭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