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娘胎打架致瘀青?身上的胎记,到底要紧么?赶快自查
9月4日,微博话题#双胞胎在肚里打架出生后浑身瘀青#冲上热搜。
视频中,一段彩超影像中双胞胎在肚子里的时候就互不相让,在妈妈肚子里“拳打脚踢”,妈妈的孕肚也跟着起伏变化,而双胞胎出生后身上到处是“瘀青”……
在生活中,不少宝爸宝妈也会在自家宝贝的骶尾部、臀部、腰背部看到“瘀青”或是“青灰色斑”。这是他们在肚子打架了?还是被坏人掐的?
今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医疗团队给大家带来常见的青灰色胎记的专业解读。
01
是胎记还是瘀青?
青灰色斑块都是“蒙古斑”么?
图片丨微博截图
一般而言,瘀青容易变色且较快消退,而胎记则不然。
胎记是指宝贝们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的色素性或血管性的皮肤异常,通常生长缓慢,无明显痛痒等不适,多是血管畸形或色素形成异常所致。
视频中的双胞胎出生后身上的“瘀斑”,就是胎记的一种。医生们叫它“先天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又称蒙古斑,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色素性病变。
但并不是所有的青灰色斑块都是蒙古斑。
色素型胎记类型众多,同类别常见的还有太田痣,咖啡班等等。其中有些青斑和蒙古斑特别像,但会对孩子有影响,不要认为是蒙古斑而忽视。
02
“蒙古斑”最常见,你小时候可能也有
基本不用担心,可自行消退
作为黄皮肤种族中最常见的胎记之一,80-90% 的新生儿都有机会出现蒙古斑。
蒙古斑是一种独有的,在皮肤上出现的遗传紊乱现象,对人体并无害处。它可出现在宝宝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出现在屁股、腰部及背部,也有少数会长在双下肢、躯干、肩部等部位。大小从几毫米到十几厘米不等。颜色大部分呈青蓝色,不突起于皮肤,触感与正常皮肤一样光滑。
蒙古斑会随着宝宝年纪的增长而逐渐消退,从乌青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并且中间不会有颜色的变化。
大部分在婴儿一岁左右就可以消失,有些孩子则会持续至三四岁,而没有消失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蒙古斑并不会产生恶变,但极少一部分蒙古斑长在脸上、手脚等明显部位,容易给孩子们造成自卑情绪,影响心理发育。家长可以综合考虑后,选择激光手术等治疗方式进行干预。
03
长在这些部位的“青灰斑”名叫“太田痣”
不会消退,建议早期进行治疗
太田痣是多见亚洲人的一种先天性色素增加性疾病,好发于颜面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如前额、面颊、眼部皮肤和眼睛巩膜等)。
太田痣和蒙古斑看起来比较像。除了好发位置不同以外,蒙古斑多是“出厂自带”,而太田痣存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两个发病高峰。
最让爸妈操心的是,太田痣不会消退,并在青春期时会加深或者变大,从而导致患病的宝贝们容貌毁损,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
目前,太田痣的激光治疗技术已比较成熟。为早期预防患儿的心理影响、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医生建议早期即进行激光治疗,同时预防复发,长期随访。
04
“牛奶咖啡斑”通常不需要治疗
少数可能暗示遗传性疾病
首先,牛奶咖啡斑与“牛奶”“咖啡”都无关,而是主要与遗传有关。
牛奶咖啡斑不会自行消退,而是随着患病的宝贝们长大,等比例增大。除了不会在手掌和足底出现,它可以在全身其他部位出现,以躯干和四肢为主,其次面部。
牛奶咖啡斑一般不突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颜色、深浅、形状不一,但边界清楚,通常比较均匀。
通常牛奶咖啡班不需要治疗,部分影响面容的可以通过激光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牛奶咖啡斑虽然较为常见, 但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某些遗传性疾病的特征性皮疹之一,如神经纤维瘤病、内分泌腺瘤1型、Proteus综合征、McCune-Albright综合征、Carney综合症和Silver-Russell综合征等,因而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05
不是“怪物”!“Becker痣”会长毛
少数可能引起身体发育异常
Becker痣又称色素性毛表皮痣,一般男性多见,多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前后发病。
Becker痣一般发生在肩胛和上臂,也可见于下肢及臀部,多为单侧。皮损为粗糙的棕褐色,皮损上伴有较明显的毛发生长,也有的毛发生长不明显。可利用激光手段去除表面毛发,效果很好,但是要去掉色斑还是比较困难,能部分改善,有一定的复发率。
需要注意的是,Becker痣为良性病变,不恶变,可能为外胚层和中胚层组分形成的器官样错构瘤。少数会导致单侧乳房发育不全和/或同侧其他皮肤肌肉骨骼异常,也就是色素性毛表皮痣综合征。
06
先天性色素痣
较后天性色素痣更易恶变
图片丨中华皮肤科杂志
出生和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的色素痣都属于先天性痣,恶变几率相较更高,可分为先天性小痣、巨痣等。
作为一组具有独特临床及组织学特征的良性黑素细胞肿瘤,婴幼儿先天性色素痣部分与早期儿童黑素瘤在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上有重叠,因此很难确定良恶性,确诊需要结合临床与组织病理表现,必要时应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结果,并且密切随访。
家长应综合听取专科医生建议,定期体检,及时接受治疗。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