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欢度“丰收节”,也要警惕“稻田皮炎”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2-09-27 09:44 浏览次数:

又到稻谷收获的季节

可近来,皮肤科门诊

也经常会碰到饱受

瘙痒折磨的“稻田皮炎”患者

稻田皮炎是从事稻田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同皮肤病的总称,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渍糜烂型皮炎和动物尾蚴性皮炎。

患者如果在经常有鸭子游动、觅食的稻田里劳动,常常引起手脚皮肤出红疹、瘙痒,民间称为“鸭怪”。

其实,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尾蚴作怪。它常常寄生在鸭子的身体里,当它钻入人体皮肤就引起尾蚴性皮炎。这种稻田皮炎,以局部瘙痒为主,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即可。

另一种稻田皮炎是因为长时间在水温较高的田里劳动,并受到秧苗、杂草及泥土的摩擦而引起的,大多在稻田里劳动三、五天后发病,手指、脚趾间皮肤肿胀糜烂,民间称为“烂手烂脚”。

中医称为湿热水毒,西医叫做浸渍糜烂型皮炎。除了局部灼热疼痛之外,有的还全身发热,所以应内外兼治,同时还必须停止下稻田4-5天。

“稻田皮炎”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干燥、收敛、防治继发感染为原则。

浸渍时,撒扑锻白矾粉(枯矾10克、氧化锌20克、滑石粉70克),保持局部干燥。糜烂时,外擦龙胆紫液。如渗出明显或有感染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中医外用草药可选用:

1. 新鲜旱莲草,捣汁涂抹患处,日数次。

2. 射干1斤,水6斤,煮沸一小时,加入食盐100g,待水温降至30℃时涂抹患处,日数次。

预防稻田皮炎的方法是调整劳动时间,实行干湿轮作,改进操作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在下田前,用凡士林等油类擦手足,或用20%松香酒精涂擦。收工后用12.5%明矾、3%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防治擦烂发生。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