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援藏使命 筑梦雪域高原——杭州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员风采侧记
他们是杭州的白衣天使
组织的一声召唤便把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带到了几千里之外的羌塘高原
他们用精湛的医疗技术
在雪域高原无私奉献
谱写着属于他们自己
更属于藏族人民的健康之歌
他们就是
杭州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
赵春波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
2022年7月,赵春波作为杭州第十批援藏人才对口支援西藏那曲,挂职那曲市色尼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一年半的援藏之旅就此开始。
赵春波作为第十批援藏医疗队的“老大哥”,一来到色尼,就以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的身份投入了工作,调研色尼区人民医院,为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走访区防控中心及那曲镇卫生院,了解当地多发病及常见高原病,为义诊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等。
2022年8月,新冠疫情突袭了羌塘高原,对初上高原还未适应的“援藏新兵”来说,这是身体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赵春波在援藏指挥部和杭嘉工作组的领导下,与杭州医疗队的小伙伴一起,团结当地医护人员,承担起了核酸采样、社区志愿者培训、健康宣教等防疫工作。在高海拔的挑战下,队员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参加采样工作,缺氧导致的头晕、乏力等问题接踵而至,好几天都难以正常开展工作。但只要休息后稍有缓解,赵春波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继续振作参与战斗。
为了提升区人民医院诊疗规范和业务能力,赵春波牵头建立了科室三级查房制度,以查房形式对患者进行评估,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在医疗队的协调努力下,形成了“科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三级查房梯队。通过三级查房,提高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患者认可度更高了。
宣蓉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5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宣蓉刚下班准备回家便接到了科室主任的电话,得知医院正在选派内分泌专业援藏医生,接受大家自愿报名。
“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我都支持你。”有了爱人的支持与鼓励,宣蓉怀揣着憧憬与忐忑报了名。
那曲干燥、缺氧、低气压、寒冷,随之而来的便是鼻咽干痛、胸闷心悸、头晕耳鸣、腹胀、失眠……宣蓉一边克服“高反”,一边积极投入医院的门诊工作。
2022年8月初,新冠疫情肆虐着整个羌塘高原,人人翘首以盼的赛马节取消了。宣蓉作为医务工作者,更是义不容辞、挺身而出,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里里外外忙开了。
院内抗疫培训、核酸采样、电视台的抗疫科普讲座、志愿者们的抗疫培训······宣蓉坚守那曲,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为医疗队日后的科研、义诊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青伟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医生
2022年7月19日,在亲人和同事们的送别之下,王青伟坚定地踏上了离家乡3700公里之外的羌塘草原、雪域圣地。
在拉萨进行3天短暂的休整及培训之后,王青伟和其他浙江第十批援藏医务人员顺利到达了高海拔地区那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级市,也是国内唯一没有树的城市。
在那曲,王青伟切身体会到了何谓“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那曲年平均气温为0℃,三分之二时间为大风天气。随着缺氧、低气压、气候干燥等恶劣环境而来的就是让人鼻咽干痛。前两个星期,王青伟每天醒来都会流鼻血,头晕耳鸣、腹胀、胸闷心悸、严重失眠,备着的止痛药及安眠药全部派上了用场。
2022年8月初,新冠疫情突袭西藏自治区,这块曾经920天无疫情的净土打破了昔日的平静。
2个多月时间24小时核酸采样点的坚守、4所学校8000余名学生全员采样、470名采样志愿者集中培训、60多个核酸采样点日常督查、5期防控科普视频录制……这是王青伟和其他医疗队员们合力写下的成绩单。
“以前从没想过在4500米的高原地区,自己还可以带着N95口罩穿着防护服一天完成600余份的采样任务。”王青伟说。
于嘉敏
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
2022年5月,于嘉敏在发热门诊上完夜班后,无意间看到科主任发的市卫生健康委选派援藏医务人员的通知,为期1年半。在和弟弟通了电话后,她立刻就报了名。
2022年7月19日,医疗队抵达拉萨后,一波寒潮突然来袭,从40℃高温的杭州一下来到了7月还在下雪的拉萨,于嘉敏的身体一下子难以适应。
此后,于嘉敏又因过度劳累住了院。此刻,她终于领教了高原反应的厉害。后来,在医疗队员和当地同事们的关心下,她逐渐恢复,并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2022年8月,西藏阿里地区发现新冠患者,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为了确保援助医院后续能够顺利抵御疫情,作为感染科专业的于嘉敏身感责无旁贷,会同援藏同事一起立即着手给院内医护开展了规范使用防护用品培训,协同医院领导开展新建脱衣区、发热门诊改造等工作,从制度上、流程上入手,大大降低医护被感染的风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院感防线。
此外,杭州援藏医疗队四人还组建了色尼区第一个24小时核酸采样点,并带头规范做好核酸采样。工作期间,经常会听到人们赞扬这个点位核酸采样做得很到位,还不时会有远道而来采样的“粉丝”。
看到自己的工作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于嘉敏更有干劲了。在常态化核酸采样志愿者培训期间,她专门查看了相关资料,连夜编辑赶制了使用防护用品、采集核酸、医疗垃圾处理等规范视频合辑,以方便志愿者们随时复习提高。
在于嘉敏看来,医疗援藏并不是一个杭州医生单方面的奉献,藏族同胞们回馈给她的尊重、善意和信任,让她觉得自己远赴他乡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雪域高原书写青春的这段岁月是她此生最宝贵难忘的经历。
云低海阔,使命在肩,唯愿“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你们早日平安凯旋!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