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越洗越痒,身上抓出条条红痕!近期这类患者明显增多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01-09 09:53 浏览次数:

“医生你看看,我儿子身上都是红疹子,夜里痒得睡不着!热水洗都不管用,越洗还越痒!”李女士带着6岁的小柯(化名)一踏进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向卜璋于副主任倒起苦水。

卜璋于副主任检查后,告诉这位焦虑的妈妈,小柯患上了这个季节的常见皮肤疾病——乏脂性湿疹。“伴随着冬季持续的低温与干燥,这样的患者最近一下子多了不少。”


痒到睡不着

竟是洗澡太多惹的祸

入冬以后,爱干净的李女士隔三岔五要给孩子洗个热水澡。每次把家里的空调开得足足的,这样洗的时间可以更长,并且每次都要用到香皂,才感觉洗得干净。

这两天,妈妈发现小柯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担心得不行。“儿子,你怎么了?”她拍拍儿子关切地问。

小柯告诉妈妈自己浑身都痒,尤其是胳膊和小腿更是痒得难以忍受。妈妈发现,儿子的胳膊和腿上不知何时长出了一颗颗红色的疹子,以及布满了刚刚抓出的红色划痕。

此后几天里,妈妈用毛巾蘸上热水,反复浸泡和擦拭,希望能够缓解症状。可事与愿违,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无奈之下,妈妈带着小柯来到市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卜璋于的专家门诊。卜主任检查后发现,小柯的四肢躯干都有散在的红色皮疹,其中小腿最明显,不少地方都被抓破了,皮肤整体摸起来也十分干燥,有些地方的皮肤甚至都脱屑了。

“这是由于皮肤干燥且保湿没有做到位有关系。反复在热水中浸泡,对病情没有丝毫帮助,反而进一步恶化。”卜璋于告诉妈妈,并为小柯配了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再三告诫千万别再用热水浸泡皮肤。

根据医嘱,小柯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不久之后就痊愈了。


冬季乏脂性湿疹高发

尤其青睐中老年人

卜主任表示,乏脂性湿疹是由于皮肤表面缺乏皮脂膜导致的特殊类型的湿疹。每年到这个季节,一些人的湿疹会反复发作,中老年人更是此类疾病的高发易感人群。

“一方面是因为冬季本身干燥,皮脂分泌减少、皮肤中脂肪酸含量降低、皮肤水合能力减少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少人喜欢在冬天洗热水澡,一洗就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从而导致皮脂膜被过度清洗,更容易诱发疾病。”卜主任解释。

乏脂性湿疹的典型症状

四肢皮肤干燥,表面脱屑,出现红斑丘疹、瘙痒。反复搔抓则还会激发皮肤的自我防御机制,皮肤越来越厚,越抓越痒,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对于本身患有银屑病、鱼鳞病、毛周角化症、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更容易因为皮肤干燥而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和诱发乏脂性湿疹。


远离乏脂性湿疹

做好这四点!

冬季如何科学保湿避免乏脂性湿疹呢?卜主任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冬天洗澡不宜过勤。1周洗澡不超过3-4次,皮肤特别干燥的建议1周1次即可。洗澡水温不要超过40℃(有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病史的人群建议37℃以下),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不宜使用碱性洗浴用品。推荐仅用清水清洗,也可以适当使用弱酸性的沐浴露进行清洗,避免使用肥皂、手工皂、精油皂等。因为皂含有碱性物质,非常容易洗掉皮肤表面的皮脂膜。

浴后立即用具有保湿滋润功能的护肤品涂抹全身。秋冬季节一般不建议用橄榄油、甘油等不含生理性保湿成分的产品作为保湿剂,可以选用较为滋润的润肤剂。

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如猪肝、鱼肉等。多饮水、吃一些含水量高的水果。

最后,卜主任指出,如果出现身上发痒、起疹子的情况,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找专业医生,切勿盲目恐慌寻找各种民间偏方,也不要自行购买使用“青草膏”“万能药膏”,以免耽误甚至加重病情。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