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近十年全身不适,为啥查不出毛病?最后她走进心理科......
身体莫名不适,反复就医,做了各种检查却查不出病因,但不适感依然存在?
门诊中常常会有这样一类病人:辗转多个科室检查都没有问题,拿着厚厚一叠检查单,最终来到心理科。
“这很可能是躯体化障碍作祟。这类患者以女性多见,近几年男性患者就诊率也有所上升。”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张丽娜表示。
01
头晕头胀、全身乏力、畏寒……
近十年全身莫名不适
“医生,我整个人就像坐在水里一样,非常怕冷。”在张丽娜的专家门诊,徐大妈诉说自己腰部又冷又胀痛,全身乏力,四肢软绵绵的,胃口也不好。
头晕头胀、身体乏力、畏寒……将近十年来,徐大妈(化名)都被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适感困扰。
她上医院查了又查,显示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她曾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理想。徐大妈忧心忡忡,身体日渐消瘦。
排除器质性因素,张丽娜综合评估后诊断其为躯体化障碍。“这类患者本身比较敏感,在治疗过程中又使用过大量抗抑郁(抗焦虑)药,也会加重躯体化症状。”
张丽娜介绍,畏寒从中医角度考虑是肾着,说白了就是停留在腰部的湿邪。部分病人还有腹部肥胖,肚子很大,人却很消瘦。
针对徐大妈的情况,张医生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一开始小剂量使用西药,减量使用抗抑郁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然后通过中医辩证,逐渐加大中药的比重,改善寒湿的症状,待身体改善后逐渐增加西药比重,这样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
02
躯体化障碍也是病
不能熬一熬就过去
躯体化障碍
是指患者反复出现躯体不适,其症状广泛,如头颈胸等周身疼痛、腹痛腹胀便秘腹泻、胃口不好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胸闷气短心悸等呼吸道症状,还有共济失调、肢体乏力、皮肤麻木抽搐、烦躁易怒、猜疑、回避社交等等。患者常四处就医,但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张丽娜介绍,躯体化障碍在临床中很常见,尤其是40-55岁女性。中医认为,它和心、肝、脾三脏失调有关。脾主思,心主喜,肝主怒,多思多虑容易伤心耗神,损害脾脏,伤心耗神,导致肝气郁结。
这个阶段的女性由于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压力增大,加之不少人处于更年期状态,就容易心肝亏虚、阴虚火旺,从而导致肝肾不足、伤心耗神,更容易发病。
很多人都会有躯体化障碍,是否熬一熬就会过去了?张丽娜指出,躯体化障碍是一种疾病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过去归属焦虑症,现在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已经被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种。随着病程延长,躯体化障碍可能发展成抑郁、疑病症等,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因此,对于长久无法缓解的不适感,在排除内科疾病后,建议到专业的心理科进一步排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张丽娜 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主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情志病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外聘副教授、浙江大学外聘讲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精神疾病以及各种躯体不适、疼痛障碍,中西医联合治疗精神药物副反应,调节代谢异常,综合深入调节大脑神经失衡。长年致力于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
门诊时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