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接连三例食管癌!吃上面的「坑」,很多人还在踩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11-07 09:32 浏览次数:

一些饮食习惯看似“很爽快”但其实“很伤身”,背后可能隐藏着疾病风险。食管癌说它是“吃出来的肿瘤”一点都不夸张,“我诊治的很大一部分食管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胸外科钟方明副主任医师说。


接连收治三例食管癌患者

近日,市红会医院胸外科就接连收治了三例食管癌患者,一个爱吃腌制品,一个爱吸烟喝酒,一个喜烫食。

1.jpg

病例1:丁大伯,69岁

丁大伯(化名)从小农村长大,即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也改不了爱吃腌制品的喜好。

咸鲞、咸鸭蛋、梅干菜、臭豆腐、酸菜······只要餐桌上有它们,丁大伯吃饭就贼香。

上个月,他总是觉得吃完饭嘴里泛酸水,胃里更是翻江倒海种种不适,到市红会医院就诊后确诊为食管癌,在胸外科接受了手术治疗及化疗,目前在缓慢恢复中。

病例2:张大伯,70岁

张大伯(化名)烟不离手,嗜酒如命,一个月前莫名其妙地发现自己吞东西不利索,需要大量咽口水或大量喝水才能缓解不适。

到医院一查,他被确诊为食管癌,进行了食管切除术。

病检提示是偏中晚期的鳞癌,后续还需要注射免疫药物抑制肿瘤复发。

病例3:金先生,57岁

金先生(化名)则是一位“养生达人”,平时很少吃生冷食物,却喜欢热茶热水。

他经常用刚烧开的滚水冲泡绿茶,飘香四溢,练就出一身“不怕烫”的本领,喝茶喝豆浆也好,吃饭也好,都讲究一个“趁热吃”。

结果他在单位体检查出食管肿瘤,后来肿瘤增长速度太快,很快就导致食不下咽。

就诊后,医生告诉他,需要通过放食管支架才能解决吃饭问题。


发现已是中晚期,警惕这些高危因素

钟方明介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每年新发食管癌患者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健康。

由于食管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往往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偏中晚期了。如果您有这些高危因素,一定要提高警惕!

爱吃腌制食品、霉变食品、烫食,饮食不规律,日常高盐饮食,进餐速度快等,均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在亚洲人群中,每周酒精摄入量>200g者的食管癌发病风险是不饮酒者的5.80倍。

在男性中,吸烟者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1.47 倍。

食管癌家族史与食管鳞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随着受影响的一级亲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父母双方均患食管癌的个体,食管鳞癌发病风险大幅度增加。


防治食管癌从两方面入手

钟方明提醒,防治食管癌,要从饮食习惯和早筛两方面入手。

1、饮食

有研究数据表明,通过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能使食管癌的风险降低,最好的方式是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平时不要吃太热、太烫的食物,如汤和火锅等,也不要喝太热的茶和咖啡,温度最好在50-60℃以下,少吃腌制类食物。

2、早筛

对于年纪大于45岁,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且直系亲属有食管癌或消化道肿瘤病史,或自己有食管憩室、慢性炎症的食管癌高危人群,应当定期进行食管癌筛查,警惕食管癌的发生。

有吸烟、饮酒、热烫饮食等生活习惯的人群,也应定时体检。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