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辑 > 医卫人物风采

专家在身边丨29岁血压飙升?这些“脆皮”变化原来都是因为它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12-08 14:47 浏览次数:

「脆皮年轻人」频繁上热搜,明明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但身体如薄薄的脆皮一样容易受伤。

据说他们身体时刻在发出求救信号:一伸懒腰就岔气、一爬楼梯就喘气、一到天冷就腿疼……

其实在全科医生看来,仔细关注自身身体变化,是保护健康的第一步。

4.png


01

血压200/100mmHg

一次普通的「牙疼」

让他连转三家医院

小王(化名)今年29岁,自认年纪轻、身体好,大学毕业后就很少进行体检。

半月前, 他因智齿发炎去了附近口腔医院。可就在做拔牙前常规测量时,着实把接诊医生吓了一跳,年轻的小王血压却高达200/100mmHg。血压≥140/90mmHg,可就是高血压了啊!小王赶紧来到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了自己的全科医生。

图片丨长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全科张赞丽医师给他复量了血压,还进行了初步的血液检查。可这一验,小王曝出了更多问题:不仅血压依旧爆表,还被查出肝功能指标不正常,空腹血糖高,血脂也高,尿酸也高,同时血钾低……

为了进一步明确血压高的原因、综合诊治全身问题,张赞丽联系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下沉”专家、科主任李鹏主任医师,通过城市医联体转诊通道“直送”诊疗。


02

手麻、脚麻,睡觉老打呼

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这些“脆皮”变化原来都是因为它

入院后,李鹏首先根据他的情况,进行了血电解质、肾上腺功能、B超等专项检查,并调整了降压药和降糖药。当天,他的血压控制到180/90mmHg以下,血糖也降了下来。

但李鹏判断他爆表的血压并不“单纯”:主要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同时还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影响。

5.jpg

而上腹部增强CT结果显示,小王的肾上腺确实存在“异常增生”,综合国际金标准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结果(AVS),他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症)。

李鹏解释,成年高血压患者中一般80%左右为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无明确找到病因。另外,20%左右为继发性高血压,有比如肾病、肾血管性及内分泌性等疾病的明确病因。原醛症是最常见的之一。小王的手麻、脚麻、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都是由它连锁造成。

“在治疗原醛症前,一般需要先诊断原醛症的类型。”之前的AVS结果显示,小王不适合手术,需要通过综合治疗进行控制。

6.jpg

在后续治疗中,李鹏还为小王“摇”来了一个专家团:心内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针对他的各项指标,给出包括呼吸机治疗在内的等综合治疗方案。

一周后,小王的所有超标指标都比之前入院的下降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逐步改善。最可喜的是,血压也控制在150~160/80~90 mmHg之间,接近高血压临界值。出院时,李鹏带着小王一起回到长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全科张赞丽医师一起再次详细讲解了后续治疗方案。

目前,小王已回归正常生活。每两周,他会来到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自己的全科医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下沉专家进行复诊,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03

相比普通高血压

原醛症危害更多更大!

符合这些特征请及时进一步筛查

“相比普通的高血压,原醛症危害更大,不仅血压高,还会损伤其他高血压脏器,如心脏、肾脏以及神经肌肉组织,导致肌无力、糖尿病等疾病。”李鹏介绍。

可喜的是,治疗“醛固酮过多”能够有效逆转或改善高血压,降低心血管风险。“但很多原醛症患者只关注到自己的高血压,忽视了自己另一个原醛症典型症状低血钾,或少数患者的血钾水平趋近正常,而延误了相应的有效治疗。”

7.jpg

因此,早期识别原醛症十分重要,符合以下特征的高血压市民需要考虑进行进一步筛查:

三次非同日测定血压在150/100 mmHg以上;

联合使用3种传统降压药(其中一种为利尿剂)血压仍大于140/90 mmHg;

需联合使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

高血压伴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血钾;

高血压伴肾上腺意外瘤;

高血压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或有早发脑血管意外(<40岁)的高血压患者;

原醛症的一级亲属且伴有高血压者。


04

年轻人确诊高血压后

一定要“听话”

别进一步伤害血管

根据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约有2.45亿成人患有高血压,并有年轻化趋势。

那年轻人如何控制好血压,远离心脑血管疾病?李鹏介绍,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听医生的话很重要!血压高但没症状,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反而要更加重视!另外不要自己随意增减药物,打破药物对血压的平衡,产生血压波动,反而会进一步伤害血管。

微信图片_20231208143825.jpg

图片 李鹏主任在社区义诊

一般来说,年轻人首次确诊高血压,收缩压140~160mmHg和/或舒张压90~100mmHg之间,可在1~3个月内首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如果经过3个月干预后血压仍超过140/90mmHg的“红线”,就要进一步考虑增加药物治疗。而首次血压超过160/100mmHg的患者,一定需要及时到专科进一步检查诊疗。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两手抓”,通过药物(多数需联合用药)和改善生活方式及时改善。同时,患上高血压后,随访也很重要。血压稳定前,半个月左右就要复诊一次。一旦发现控制不好要及时去医疗机构调整治疗方案。

9.jpg

“生活中一个改变,降压效果堪比降压药。”李鹏建议广大市民在生活中:

保持运动,推荐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

把家里的盐换成低钠盐。

烟、酒都要抓紧戒掉。

别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李鹏  主任医师

10.jpg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国家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杭州市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慢病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与神经心理学组委员、浙江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健康咨询、健康风险评价、健康干预措施)、慢性病的全病程管理、老年病的综合评估、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筛查诊疗及康复指导。

门诊时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门诊(正高):周五上午

老年皮肤病联合门诊:周三下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