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吃点抗生素?人人都得过的小病,怎么差点要了她的命?
近两个月,25岁的小刘姑娘(化名)可谓“有口难言”。
口腔溃疡久久不愈,疼得吃饭饭不香,于是她去诊所随便开了一点药,没想到,后来张嘴都费劲,差点把命丢了!
“提起这事就来气,医院躺了快一个月,别人在家过年吃喝玩乐,我在病床上死去活来。谁能想到呢,吃药能过敏成这样······”
看样子,小刘这次伤得不轻,能让她过敏如此严重的“真凶”到底是谁?
口腔大片溃疡,一查药物过敏了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袁丞达解释,导致小刘过敏的可疑药物叫做克林霉素。常见的易过敏抗生素为青霉素,在使用青霉素时,患者都要做皮试。如果青霉素过敏,有时会用克林霉素作为替代药物进行使用。临床上出现克林霉素过敏的患者比较少见,所以一般用克林霉素时,不会提前做过敏反应测试。
因为克林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青霉素要低,所以日常生活中滥用的情况也更多。小刘这次就是用诊所开的克林霉素治疗口腔溃疡,在服药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过敏反应,但没有及时发现,继续用药,才导致严重过敏。
“年前嘴巴里一直溃疡,一大片一大片,吃饭喝水都难受。去诊所开点药,刚吃一两天,就发现溃疡更加严重,嘴巴只能轻轻地张开。接着,脸上、身上也开始起红斑、皮疹,这才发觉不对劲。”小刘回忆。
接诊医生孟泽彬介绍,小刘来的时候,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住院期间病情还在持续发展,口腔、面部、四肢等全身皮肤多处溃烂,医生马上给她用了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以及一些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随后又用了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实际上,小刘在服用克林霉素后,出现的溃疡扩大、局部皮肤红疹的情况,是典型的药物过敏症状。
多接触过敏源会产生抗体?别信民间偏方
有一种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发生过敏是体质太差,只要多接触过敏源,就可以慢慢地产生抵抗力。酒精过敏的可以每天少喝一点,以后就能多喝,药物过敏小剂量用几次,之后再用就不会再过敏。听起来似乎有一点道理,但对不对呢?
袁丞达表示,过敏目前没有特别好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尤其是药物过敏。要注意以下几点:
➤ 易过敏的人群在日常就诊时,要及时提醒医生自己有药物过敏情况,谨慎用药。
➤ 不要迷信偏方“猛药”,在不清楚成分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过敏,也不要自行频繁使用抗生素治病。
➤ 如果不慎过敏,第一时间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常见的过敏反应有红斑、瘙痒、皮肤溃烂等。
➤ 如果自身有明确的药物过敏史,不能再次使用该药物,一旦使用过敏会比上一次更厉害。
➤ 过敏跟剂量无关,跟使用次数有关。发生过敏且明确过敏源后,要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药物过敏多次接触容易致死,并不是所有过敏都适合进行脱敏治疗,每个人免疫功能都有差别,要分情况。
口腔溃疡怎么治?医生说分两种情况
小刘能接触到克林霉素这种药物,是因为口腔溃疡严重且久久不愈,才想到开药治病。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得口腔溃疡的经历。
有时溃疡长得比较“老实”,就在口腔内侧,隔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有时溃疡也十分“刁钻”,长在牙龈上、舌根下、舌头旁边等,不仅长得深,还会连片,反反复复,喝口水都难受,十分难好。该怎么办呢?
口腔科主任童锦发解释,比较小的口腔溃疡不用特别处理,饮食不要辛辣油腻,多喝水,一般会自愈。如果出现长期反复口腔溃疡,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也可能是白塞氏病等免疫性疾病,还有可能是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系统性疾病等,可以寻求口腔科等专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原因排查后,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多各类吃蔬菜、水果、谷物等,保持摄入的营养均衡,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减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能够对口腔溃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