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乳房肿块,半年后不幸确诊“双癌”!查出结节到底要不要紧?
半年前,洪女士(化名)发现右乳肿块,一直当成乳腺增生。年后出现疼痛,她来到临平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门诊就诊。
任芳副主任发现,洪女士不仅右乳有一肿块,右侧甲状腺也有结节,而且彩超BI-RADS分级都是4A类,同时存在恶性可疑。
经详细检查后确诊,洪女士竟同时罹患乳腺癌和甲状腺癌。
同时患上"双癌"
这项手术帮她解忧
一个人同时得两大癌很少见,身体加倍损伤不说,身上手术刀疤“横七竖八”简直让洪女士心力交瘁、寝食难安……
如何有效治疗癌症的同时,还能在外观上有所改善?
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要在胸前开一个15cm左右的切口进行全乳切除或者乳房和腋下开一个切口进行保乳根治手术,再加上颈部甲状腺癌一个切口,患者心理压力非常大。
任芳专家团队借鉴国内腔镜乳腺癌重建技术,只需要在腋窝开个5cm左右的切口,利用腔镜放大和视野清晰的优势,就可以在腋窝一个切口同时完成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手术,而且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切口小还隐藏在腋窝,避免2次手术,一步到位。
与洪女士沟通后,任芳专家团队为她实施了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乳腺癌保乳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右甲状腺癌根治术。
手术非常成功,两个部位均未见疤痕,只有腋下小小的一个切口,洪女士非常满意。
判断乳腺结节“要不要紧”
主要看分级
“乳腺结节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它包含了纤维腺瘤、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增生瘤化结节、恶性肿瘤等各种性质的结节。
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乳房囊肿指囊状良性包块,内含各种性质的液体。
导管内乳头状瘤也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
增生瘤化结节本质上属于乳腺增生。
恶性结节触诊通常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不光滑,可能伴有乳头溢液、皮肤凹陷等。影像学检查往往提示形态不规则,伴有毛刺、血流丰富、伴钙化簇、回声衰减等。
可见,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乳腺结节,恶性肿瘤只是其中之一。
乳腺结节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来协助诊断。最常用的是乳房B超、乳房钼靶、乳房磁共振(MRI)等。判断乳腺结节“要不要紧”,BI-RADS分级就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行0~6类的分类结论。针对不同的BI-RADS分级,也有各自的应对方式。
•0类: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评价。
•1类:阴性征象,1年复查。
•2类: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6-12月一次)。
•3类: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缩短随访周期(如3-6个月一次),恶性比例小于2%。
•4类:考虑恶性病变可能(2%-95%),需组织活检,进一步明确。
·4a:3-8%的恶性可能,在取得良性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后需随访6个月。
·4b:中等拟似恶性病变,9-49%恶性可能。
·4c:50-94%恶性可能,尚不代表5级的典型恶性特征。
•5类: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几乎认定为恶性疾病,>95%),需要手术切除活检。
•6类:已经由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发现甲状腺良性结节
什么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甲状腺结节实际上在人群中是非常常见的。当然,甲状腺的结节90%以上都是良性的,它的存在对身体没有太多影响,只需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随访。
甲状腺良性结节出现哪些情况,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 引起压迫症状
增大的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哽咽感;压迫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失声等症状。
2 导致甲状腺癌
部分甲状腺结节可能会发展成甲状腺癌,结节较大或短时内快速增长都会增加发生癌变的可能。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按疗程,科学治,以免病情加重。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