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会癌变吗?需要手术吗?
在妇产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患者拿着B超单焦虑询问:“医生,我长了子宫内膜息肉,会癌变吗?”
今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徐亚萍副主任医师为广大女性朋友答疑!
当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时,为什么有些人需要用药,有些人需要手术,有些人却什么都不用处理,只要继续观察就可以了?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增生性病变,发病年龄跨度非常大,可发生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35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变的概率并不高,但癌变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对于没有症状、没有恶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cm的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尤其是初次发现、没有结婚生育的年轻患者,考虑到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较低,可以观察随访。
在期待治疗时,建议3-6个月超声检查1次,如果息肉没有增大,可以延长至每年检查1次,如果息肉增大或出现症状时就需要进一步治疗。
对于期待治疗无效,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如果息肉是单发、直径小于1cm,可以考虑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可以选择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口服孕激素、复方口服避孕药物等方式。
但对于有临床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如出现了异常子宫出血,无论息肉大小,都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此外,有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像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或者息肉>1.5cm的,有不孕症或要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或者绝经后出现的息肉,保守治疗无效的复发型子宫内膜息肉,就不建议期待治疗,建议直接手术切除。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率较高,术后需要药物长期管理,并根据患者的近远期生育需求做个体化药物选择。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腹痛或阴道流液。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过多、月经不规律、同房后出血、经间期出血。少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表现为盆腔痛,此外还可表现为阴道流液。
然而相当一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而是通过体检时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也有部分年轻患者,因不孕而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宫腔镜检查发现内膜增厚不均或宫腔占位性病变,而发现子宫内膜息肉。
什么时候检查最合适?
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月经第5天”复查超声。
但当遇到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时,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徐亚萍医生解释道,每个人的月经期有长有短,月经期长的患者,月经第5天时还没有完全干净,宫腔内可能有稽留的血块而影响超声检查判断。
因此,不要拘泥于“月经第5天”复查超声,对于可疑子宫内膜息肉,建议月经刚干净时检查,这个时候内膜脱落修复刚完成,内膜最薄,更有利于观察宫腔占位性病变。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