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手术,但肺说“炸”就“炸”!这一次,他被紧急送医
小吴(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身高1米85,高高瘦瘦大长腿,妥妥的一枚校园男神。
但有一个小秘密,小吴和家人们一直保守了多年。
年仅20岁,他却是一名“资深”的气胸患者。
气胸发作习以为常
这一次,他被紧急送医
小吴还清楚记得,第一次气胸发作是在高二的那场篮球比赛结束以后,那种胸闷、全身各种疼痛和牵扯的感觉让人太难受了。
当时,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
“我不想做手术!”由于实在害怕,小吴选择了保守治疗,休息了几天以后,症状便渐渐消失了。即便后来这样的“恐怖情形”时不时还会上演,他仍未选择手术。
前段时间,小吴早上刚上完体育课就开始难受,右侧胸闷,肩膀、后背疼痛,跟以往气胸发作时的感觉很像。但“经验丰富”的他习以为常,并没有及时就医。
当天下午,小吴开始头晕目眩,越来越没有力气,室友注意到他脸色惨白,赶紧拨打了120,将其紧急送往杭州市中医院进行处理。
接诊医生结合患者气胸病史,立刻完善化验并进行胸片检查,胸片提示右侧血气胸,右肺已被压缩40%左右。紧急联系胸心外科会诊,胸外科医生到达现场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大量红色血液瞬间填满了整个引流瓶,并且有血液持续引流出来。
医生敏锐地意识到,小吴胸腔内有持续出血,需要紧急开刀,便迅速沟通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随即将小吴送到手术室。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为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胸心外科团队选择了胸腔镜探查。
胸腔镜下大量血凝块被清理,胸壁和肺表面的出血点也进行了缝扎止血,然后又进行了肺大泡的切除和胸膜固定术。
手术顺利结束,小吴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脱离危险。术后,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吴得到了充分休养和恢复,几天后出院。
什么是气胸?
不手术能自愈吗?
气胸分为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肺部没有基础疾病形成的,继发性气胸是因为有肺气肿等肺部基础疾病导致。
胸心外科主任陈兵介绍,自发性气胸相对常见,通俗的理解就是肺表面有一层像气球一样的薄膜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并且把肺逐渐压瘪。
气胸不手术能自愈吗?
陈兵主任解释,自发性气胸如果首次发作,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但如果气胸反复发作,强烈建议手术治疗。
一方面,微创手术可以大大降低气胸复发的概率,恢复快,能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青少年气胸患者,肺大疱处于尖肺表面,极易破裂,很难做到仅靠日常注意避免气胸复发。在学业压力比较大的时期,气胸就像一个不定时炸弹,很可能突然爆发,对求学或者人生道路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反复气胸会造成胸腔内肺和胸壁的粘连,当再次气胸时,粘连条索被强行撕扯开,造成胸壁和肺表面的出血,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能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此外,大量气胸或者张力性气肿可能导致纵膈移位,严重者会导致心脏骤停。
气胸偏好两类人群
如何预防气胸形成?
青少年气胸的成因,目前为止没有明确定论,临床观察发现:气胸常常在跑步、铅球、搬重物等运动后发作,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诱因就出现气胸。
总的来说,气胸偏好两类人群:
第一类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尤其是体型瘦长的青少年。
第二类是长期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由于长期吸烟,导致肺气肿,肺大疱甚至肺大疱破裂形成气胸。
专家表示,虽然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但青少年通过增强营养、适度锻炼使身体变强壮,对气胸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中老年气胸主要因为长期抽烟加上遗传倾向,导致慢阻肺加重,广泛肺大疱形成、破裂后发作。通过戒烟、吸氧、雾化改善肺功能、减慢慢阻肺进展,可以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