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要“多吃多长”?11岁孩子查出“三高”......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不是老年人得的毛病吗?仔仔只是胖了点,怎么就‘三高’了?”
近日,在杭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生长发育)科门诊,一位妈妈焦急地询问医生。她的孩子检查发现竟然“三高”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青春期要“多吃多长”?
11岁孩子查出“三高”
仔仔(化名)今年11岁了,正进入青春期,家长觉得孩子在长身体,要“多吃多长”,结果两年来仔仔体重猛涨20kg。
可是体重上来了,身高却一直没变。妈妈看着孩子日益发胖的身体和不变的身高,终于找到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市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年仅11岁的仔仔身高164cm,体重81.5kg,腰围有101.5厘米, BMI值达到 30kg / ㎡!
检查结果更是让医生揪心,仔仔患有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
这些常人眼中的“老年病”都落到了11岁小朋友的身上,而“元凶”就是肥胖。
什么样的孩子属于肥胖?
肥胖的危害不容小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2002~2012 年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增长率是成人的3.44倍。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变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也呈现低龄化趋势。
什么样的孩子属于肥胖?家长可以对照以下表格:
肥胖会有哪些危害呢?
影响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危害,如骨骼、肌肉系统。肥胖还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青春期发育提前,甚至导致性早熟。
影响运动能力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较低,各项身体素质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影响大脑和智力发育: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体重正常的孩子,肥胖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且肥胖程度越严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影响心理健康:肥胖孩子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容易过度自卑,也易致孤僻。
如何有效防控肥胖?
家庭是第一道防线
肥胖治疗原则是遏制体重继续增长,且不能以影响生长发育为代价。家庭是有效防控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第一道防线。
01
调整饮食
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比如放慢进食速度,纠正偏食的习惯。避免晚餐过饱,减少吃夜宵、精加工零食、煎炸食物等。低脂肪、合适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膳食方案可满足孩子的基本营养、能量和生长发育需要。
02
增强运动
6~17岁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和娱乐性比赛。
03
关爱和沟通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多关爱,少责备,成为孩子的支持者。让孩子理解和配合控制体重,并且有信心和动力去改变。首先以改变导致肥胖的生活习惯为目标。
若孩子已明显超重或肥胖,家长也无需过分焦虑,可以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通过专业的诊治和管理来改善孩子的体重。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