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辑 > 医卫人物风采

专家在身边丨两兄弟同是“大三阳”,结局却截然不同?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05-04 09:49 浏览次数: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乙肝患者从中获益,但仍然有不少患者对长期抗病毒治疗心存顾虑,还有些患者随意停药,导致很多追悔莫及的事情。

5.png


两兄弟同为“大三阳”

病情进展却截然不同

家住义乌的小龚(化名),妈妈是乙肝携带者。由于“母婴传播”,他和哥哥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大三阳”,但因为打小没有任何不舒服,所以一直没有重视,也未曾诊治。

2015年,兄弟俩到杭州市西溪医院参加全国爱肝日免费义诊活动,检查结果显示仍然是“大三阳”,乙肝病毒DNA定量超标,肝功能正常。想着没什么大问题,他们俩便没有治疗,之后每两年到杭州市西溪医院复查一次。

6.jpg

去年夏天,两兄弟再次到医院复查。这次,两人的肝功能均出现了异常。小龚的哥哥觉得需要进一步治疗,主动找到了杭州市西溪医院院长、肝病科主任医师黄劲松。

在黄院长的建议下,由黄院长专家团队傅晓晴主任医师为他进行正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目前病毒已经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

而小龚由于缺乏意识,当时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适,认为是小题大做,便拒绝了。近期,小龚出现了乏力、胃口差等症状,他才想到了黄院长。

通过血液及B超等相关检查,他傻眼了,小龚不但肝功能升高了十几倍,而且有了肝纤维化的趋势。小龚这次不敢大意了,马上入院接受治疗。


自行停服抗病毒药

年轻小伙两次住进医院

家住临平的小苏(化名)今年30岁,从小就知道自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年后,他曾经接受过护肝治疗,并且定期复查,肝功能一直较为稳定。

但因为工作原因,小苏平时经常熬夜加班。一年前,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连续熬夜一个星期,之后感觉到头晕乏力,实在撑不住了,便到医院就诊。

黄劲松院长为他安排了肝功能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严重超标。于是,黄院长立即安排其住院,进行护肝及抗病毒治疗。出院时,黄院长嘱咐小苏一定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

然而病情稳定后,小苏便把医生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近期,他便又自行停用了抗病毒药物,而且不再按时复诊。

直到一周前,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黄院长门诊。黄院长一看小苏的检查单,肝功能指标比原来升得更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黄疸甚至肝功能衰竭等问题。

于是,黄院长又一次安排他入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小苏开始反思自己,他说,以后再也不敢乱停药了。


乙肝症状轻微

也不可掉以轻心

据相关统计,我国有将近1亿的乙肝携带者,但许多乙肝携带者总是对乙肝这个“老朋友”掉以轻心。

在肝病门诊,黄院长总会遇到一些患者,本身症状很轻,但因为对疾病认识不足,或者自觉症状轻微而不积极治疗,或者在诊疗过程中随访不规律、治疗后害怕耐药又随意停药等,结果由肝炎逐步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7.jpg

黄院长指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虽无自觉症状,仍建议到肝病专科就诊,定期随访,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积极规范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防止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发生,是目前乙型肝炎最重要的病因治疗手段。


黄劲松  主任医师

8.jpg

杭州市西溪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肝病(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杭州肝病·感染专科联盟管理委员会主任,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杭州市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杭州市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医肝病质控中心主任。

擅长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肝硬化的诊治,尤其擅于医患沟通,运用心理疏导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病人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门诊时间(杭州市西溪医院):每周二上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