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专家在身边丨为解抑郁,他迷上了吃止咳药......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08-14 14:45 浏览次数:

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副主任孙继军的从医生涯中,目睹过不少药物成瘾的病人。

和同龄人相比,19岁的小樊(化名)似乎有一种暮气。初次出现在孙继军诊室时,他精神萎靡,易激惹,很容易发脾气,面对医生的提问,不愿作太多交流。

从他父母口中得知,小樊患有抑郁症。

1.jpg


01

服用止咳药缓解抑郁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一切要从4年前说起。小樊如愿考上重点高中,陡增的学业压力让他有些吃不消。再加上父母严苛的要求、在校期间紧张的人际关系,多重压力交织下,他郁郁寡欢,患上了抑郁症。

一开始,小樊服用抗抑郁药来缓解不良情绪,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改善,他便选择了停药。一次,他无意中在网上了解到,吃止咳药可以带来愉悦感,暂时忘却烦恼。出于好奇,小樊便迈出了第一步。没想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感觉很轻松,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久而久之,服药后的快感让他迷上了吃止咳药。但每次药效过后,心情烦躁、心慌、手抖、出汗等药物的戒断反应随之而来。

为了满足自己的服药需求,小樊开始疯狂在线上线下购买止咳药,服药剂量越来越大,服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期间,家人发现后,便带着他在上海等多家医院治疗,但每次病情稳定后出院没多久,那种低落无力、想要逃避现实的感觉又会席卷他。


02

滥用药物来缓解不良情绪?

会产生戒断症状!

“就像现实中很多人心情不好会借酒消愁,很多抑郁症患为了缓解不良情绪会滥用药物。”

孙继军指出,滥用药物初期,成瘾性药物会刺激大脑释放“快乐递质-多巴胺”,使人产生愉快感,但长期滥用药物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改变大脑的奖赏机制,形成病理性记忆,从而使服用者陷入“戒断-复吸”的恶性循环中,渐渐忽略生活中其他有意义的东西。

2.jpg

为了获取短暂的快感,患者可能不顾一切去买药,一旦停用,就会出现出汗、流泪、肢体震颤等戒断反应,还会导致便秘、食欲下降、内分泌失调、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躯体损害,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不清、癫痫、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长期滥用还会导致性格改变,让人变得情绪不稳、孤僻、自闭、缺乏责任感、人际关系差等等。


03

认识药物滥用的危害

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孙继军介绍,针对小樊的情况,一方面需要改善情绪,另一方面要着重解决药物成瘾的问题,而后者的处理是更优先级的。

通过替代治疗及抗抑郁治疗,小樊的情况逐渐好转,再通过强化心理治疗,增强他改变的动机和信念,同时予以行为指导,教会他正确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

当然,父母的角色也很重要。孙继军劝导小樊父母,跟孩子好好沟通,改善紧张的家庭关系,小樊也愿意跟父母敞开心扉了。

现实中,很多人一碰到问题会选择逃避,或者寻求能够带来愉悦感的药物,尤其是青少年,出于猎奇心理或者受到不良诱导,更容易发生物质滥用。

孙继军提醒,家长、学校要让青少年认识到物质滥用的危害,对于来源不明的药品等提高警惕。

如果不良情绪无法自行调节时,千万不要选择逃避甚至自残等方式,应积极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孙继军  主任医师

3.jpg

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精神心理科普专委会委员,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心理与行为分会委员兼秘书,浙江省戒毒研究院理事,杭州师范大学讲师。

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的诊疗,致力于物质成瘾、行为成瘾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识别、治疗和预防。

门诊时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周三全天、周四上午、周日上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