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辑 > 医卫人物风采

专家在身边丨查出肺结节,要不要切?这种治疗方式直接消灭病灶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08-30 09:40 浏览次数:

近年来,被检查出无症状肺内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患者拿到体检报告,一看到“结节”二字,立马惊慌失措:肺结节会是肺癌吗?

今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杨斌一次讲清肺结节究竟如何处理。

1.png


01

体检发现肺结节

该不该切?

60岁的于阿姨(化名),去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时,放射科医生发现她的肺部有一个3-4mm左右的结节。

当时于阿姨很紧张,因为她有朋友就是因为得了肺癌手术做晚了,最后全身转移去世。于是,她想赶紧切掉,以绝后患。

接诊时,杨斌急忙安抚于阿姨的情绪。他说,近50%的中老年人都会查出肺部结节,其中约95%的肺部结节都是良性病变,只有5%左右的肺结节是肺癌。

不是所有的结节都要进行手术切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经常吸烟、结节大小、结节形态和结节位置,综合判定结节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治疗建议。

肺结节大小≤6mm:

如果是低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即可;如果是经常吸烟或者有肺部慢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要动态观察,6-12个月复查,看是否有变化。

肺结节大小在6-8mm:

定期随访,6-12个月进行复查;

肺结节大小≥8mm:

要特别关注,3-6个月进行复查。


02

对于1cm不大不小的结节

到底该怎么处理?

一年过后,于阿姨来到市一医院复查,此时的肺结节已经长到了1cm大小,这一年里足足长大了一倍!医生考虑早期肺癌的可能,面对这不大不小的结节,是否只能手术一切了之?

2.jpg

杨斌(左二)为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和普及,很多肺结节病人选择治疗方式时变得更为理性。毕竟肺是不可再生的,切掉一部分就少一部分,更何况肺结节还可能会“卷土重来”,为了不到1cm的结节损失一大块肺组织,对病人身体来说很不划算。

杨斌说,当前介入治疗手段中有一项在肺癌治疗里举足轻重——消融。

3.jpg

精准穿刺实施消融

在肿瘤治疗领域,消融治疗是一种用针不用刀的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通常在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肤穿刺直接进入肿瘤病灶,以微波、射频、冷冻等技术对肿瘤进行消融,直接灭活病灶。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少、定位精准、治疗安全。

射频消融是热消融的一种,是在CT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精准穿刺入肺结节病灶,在高频交变电流作用下产生热生物学效应,局部温度可达60~120°C,当组织被加热至60°C以上时,可引起肿瘤细胞不可逆损伤及凝固性坏死,通俗讲就是烧死肿瘤细胞。

4.jpg

术后3月复查病灶消失


03

肺结节消融有优点

但不能替代手术

肺结节消融有啥优点?

微创:胸壁仅有2mm针眼大小伤口,恢复快;

精确:CT引导,定位精确;

安全:无需切除正常肺组织、最大保留肺功能,并发症少;

高效:可同时治疗多个、多处肿瘤;

舒适:只需局部麻醉,操作时间短,多数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重复:可以多次、重复治疗,但不加剧恶性肿瘤的进展。

消融能替代手术吗?

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目前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是手术治疗的有力补充。一般来说,下面这些情况可以同时进行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

老年和肺功能差的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切除;

≤3cm的肺结节,高龄、不想手术;

出现复发或转移性肿瘤,已无手术指征等。

但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肺部恶性结节的优选方案,而且术后大病理可以更明确分期及癌细胞类型、基因型,为判断预后及后续是否需要辅助治疗提供帮助。

因此,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案,还需由专家给出专业建议。


杨斌  主任医师

5.jpg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介入科主任、放射科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市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年获杭州市“百佳”健康卫士称号,2021年获杭州市“最美医师”称号,2022年获杭州市宣文卫体系统“匠心达人”称号。

门诊时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名医门诊:每周二上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