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吃进来的胆固醇也可以“吃出去”
58岁的张女士(化名)最近刚拿到体检报告,血生化指标里有好几个“箭头”格外醒目,看得她坐立不安,赶紧来医院就诊。
“黄医生,您快帮我看看,这些指标异常要不要紧?我会不会得心血管疾病?”
控制胆固醇摄入
并不是简单的“绝食”
接诊的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黄琪主任医师,仔细查看了张女士的当年以及历年的体检报告,今年的血脂化验有多项指标异常,主要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出现显著升高。
结合张女士的生活饮食习惯,尤其爱吃鸡蛋黄、鸡胗、鸭胗、猪大肠等动物内脏,黄医生建议先从“吃”上改变,两个月之后再来复查。
据黄医生介绍,近年来,在日常门诊中,因为血脂高来就诊的患者比例逐渐升高,其中很多患者在饮食上都有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的情况,导致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控制胆固醇摄入并不是简单的“绝食”。它不仅是身体的组织结构重要成分之一,还是人体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如果过分地忌食胆固醇,则容易降低人体的抵抗力,影响机体的各项功能。
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
合理摄入胆固醇
黄琪说,膳食中的胆固醇几乎都来自动物源性食物,了解一下各类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如何,我们可以通过饮食选择来达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的目的。
有些食物还有降胆固醇的作用,采用科学的饮食方法合理摄入胆固醇,甚至可以达到把吃进来的高胆固醇“吃出去”的神奇效果。
01 高胆固醇含量食物“限制吃”
动物的脑子含量最高,如猪脑、牛脑、羊脑等;其次是禽蛋黄以及动物的内脏,如鹅蛋、鸭蛋、松花蛋、鹌鹑蛋、鸡蛋、猪肝、猪肾、猪肺、鸡肝、鸭肝、虾皮、小虾米、蟹黄、蟹子、鱼子、墨斗鱼(乌贼)、鱿鱼、蚬、蚶肉、黄油、凤尾鱼等。
02 中胆固醇含量食物“少量吃”
猪心、猪舌、猪肥肉、猪肚、猪大肠、猪肉松、腊肠、肥牛肉、猪排骨、鸡肉、猪夹心肉、鸭肉、花鲢、青鱼、河蟹、冰淇淋、炸鸡腿、三明治等。
03 低胆固醇含量食物“适量吃”
瘦肉、兔肉、黄鱼、带鱼、去皮鸡肉、鲤鱼、鳝丝、火腿、白鱼、海蜇皮、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乳品、鱼等。海参的胆固醇含量为零,豆类几乎不含有胆固醇。
如何把吃进来的
高胆固醇“吃出去”?
多吃一些“降脂”果蔬
比如洋葱、竹笋、柚子、酸枣、刺梨、香蕉、柑橘、山楂等,具有调整血脂代谢、延缓动脉硬化的保健作用,经常食用益处多多。
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比如深海鱼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金枪鱼、鲭鱼、鲑鱼、沙丁鱼等),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比如蔬菜、整粒谷物和面包等。有研究表明,当膳食中的纤维达到15~30克以上,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多吃大豆制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低密度脂蛋白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成正比,可以达到部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医生最后提醒,除了要会“选择”食物,还要尽量改变做菜方式,做菜少放油,尽量以蒸、煮、凉拌为主,少吃煎炸食品,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戒烟酒,避免压力过大,定期体检,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