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专家在身边丨确诊肺癌晚期,却实现带瘤长生存!不幸中的万幸是......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3-08-07 15:03 浏览次数:

“说实话,在等待穿刺检查结果的时候是最痛苦、最煎熬的,甚至都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而当‘晚期肺腺癌’诊断明确之后,心里的一颗大石头反而落了地。”46岁的胡女士(化名)说。

7年前,她才刚到不惑之年,从不抽烟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得这个病。

1.png


钻石基因突变

肺癌晚期实现带瘤长生存

2016年11月,39岁的胡女士因“右侧胸痛半月”前往医院就诊,原以为是乳腺疾病,查了乳腺B超却没发现问题。

但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肿块,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紧接着,右上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腺癌,头颅MRI增强示右侧颞叶小结节灶,考虑为转移灶,诊断为右肺腺癌伴淋巴结、脑转移(IV期)。

此时,疾病明确为肺癌晚期,不适合手术,治疗上以系统治疗为主。按既往的数据,这类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仅为个位数。

所幸,胡女士找到杭州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陈雪琴主任医师团队,在专业治疗、科学监管、人文辅助的支持下,实现了令人惊讶的带瘤长生存,让晚期肺癌真正成为慢性病。

不幸中的万幸,医生告诉胡女士基因检测提示为ALK基因融合阳性。这是一个钻石靶点,治疗效果有可能会很好!这也预示着她可以接受靶向治疗,且疗效要显著优于传统化疗。

基于当时国内药物获批的情况,胡女士当时服用了克唑替尼作为一线用药,治疗后评估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用药期间,胡女士也开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毕竟是晚期肺癌,使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1年后,胡女士出现了靶向药物耐药,这期间做了放化疗。放化疗半年后,第二代ALK抑制剂阿来替尼在中国上市,为像胡女士这样的肺癌患友带来了福音!治疗一段时间后,胡女士病情趋于稳定,达到了临床部分缓解的状态。目前,胡女士已用药接近5年,不良反应也较少,实现了令人惊讶的带瘤长生存。

“我现在只要按时来医院复诊配药就行,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不受影响。”胡女士说。


什么是靶向治疗?

基因检测极为重要

靶向治疗,顾名思义,就是用靶向药物瞄准癌细胞上的分子靶点,通过干扰癌细胞生长、分裂和扩散,达到精准杀死癌细胞。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比较,靶向药物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选择性,像是一把安装了“瞄准器的枪”,能够更精准地消灭癌细胞而不会对肿瘤周围的组织和细胞造成影响,因此疗效好、副反应少。

2.jpg

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上应用日渐广泛,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更是重中之重。我国一项回顾性研究应用二代基因测序分析7395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类型,发现68.5%的患者存在基因突变,其中EGFR突变占比51.7%、ALK重排占比7.2%、MET异常占比5.6%、RET重排占比1.4%、ROS1重排占比0.9%、NTRK重排占比0.6%、HER-2异常占比7.0%、KRAS突变占比13.1%,提示这一类患者有靶向治疗的机会。

正所谓“检测在先,治疗在后”,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层面。因此,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基因检测极为重要,甚至在治疗过程中或者耐药时需要再次或动态监测,按基因分子分型、耐药机制做到精准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以及生的希望。


肺癌脑转移怎么办?

许多靶向药对病灶控制效果较好

肺癌脑转移是指原发于肺的肿瘤细胞转移至脑实质或在脑膜组织播散种植,所形成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常为多发转移病灶,偶见单发转移病灶。

3.jpg

脑是晚期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研究报道晚期肺腺癌,初诊时约20%出现脑转移,在整个病程过程中,有基因突变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达50%左右。

肿瘤较大可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若侵犯破坏脑实质,还可以引起其他相应的症状,如偏瘫、失语、视力改变、癫病等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脑转移多数患者预后不良,需要采用放疗、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4.png

目前有许多靶向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也就是说药物能穿透血管到脑部组织,对颅内病灶控制效果较好。如本例患者在诊断时就出现了脑转移,得益于靶向治疗,控制1年多后出现耐药进展,在新一代药物可及之前,即行局部放射治疗,疾病才得以控制,使患者有更多机会接受第二代或第三代靶向药物。


多学科合作

人文关怀保驾护航

在靶向免疫治疗时代,晚期肺癌患者获得长生存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制定治疗策略时就更需要医师进行多学科合作,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获益。

就如胡女士在靶向治疗直到一年后,出现了肺内的局部进展,在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讨论后,当时的治疗方案为继续靶向治疗联合局部放疗。但大约4个月后,胡女士又出现了颅脑多发性转移灶,后又陆续出现肺内及腹膜后淋巴结的多发转移、骨转移,此时对胡女士进行颅内病灶放疗,系统治疗方案则改为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

5.png

二线化疗联合抗血管治疗效果让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胡女士说:“陈雪琴主任在治疗过程给的宽慰和鼓励,让我感觉非常有希望,对自己的治疗也充满了信心。”

肿瘤精准治疗时代,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等手段干预下,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已显著延长,尤其是ALK基因融合阳性的肺癌患者,十多年的长生存已不再是梦想。

6.jpg

未来,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程管理的不断完善,癌症或许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并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从而让更多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与癌共舞!


陈雪琴  主任医师

7.jpg

杭州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病区主任、肿瘤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抗肿瘤用药评价分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物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晚期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抗肿瘤药物毒性作用机制及临床干预策略,参加国际和国内多中心肺癌临床研究40余项。主持省部级、厅局级重点等科研项目7项,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肿瘤学大会作口头报告或壁报交流,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

门诊时间(杭州市肿瘤医院)

周四上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