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看完“血脉膨胀”,小伙进了医院!“是我太激动了”
这个国庆节最火的莫过于电影《志愿军》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紧张时刻、热血沸腾之际,一不小心血压都升高了!
看完国庆档血压飙升进了医院
家住临平的王先生(化名)看完电影《志愿军》,回家后觉得头痛不适,一量发现血压飙升到221/134mmHg,立马赶到了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
根据《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高血压被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平时血压就有点高了,一直没重视,再加上这次我看电影情绪太激动紧张,导致血压飙升。”王先生直言。
好在经降压药物治疗后,王先生目前症状已经缓解,血压也平稳了。
哪些人群血压容易越线?教你在家监测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高血压。
除了家族遗传病史者之外,有高盐饮食、肥胖、吸烟、过量饮酒、长期静坐、缺乏运动、应激等高危因素的群体,血压都容易越线,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
我国推荐使用有国际认证的家用电子血压计,并且在逐步淘汰汞柱血压计。
测量血压一般采取坐位,保持上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
对初诊高血压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 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别让高血压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高血压早期多无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部分病患可出现头痛(部位多在脑后,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头晕、耳鸣、心慌、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SOOGIF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一起学习如何抵抗高血压!
①改善睡眠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建议晚上十点半左右上床,十一点左右能入睡,早晨六点半左右能起床。
②控盐控油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5克、油控制在25-30g,并注意隐性盐和油的摄入(如控制咸菜、酱油等的摄入)。
③合理膳食 控制每日膳食总量,做到营养均衡。增加膳食中的钾摄入,增加富钾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增加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等。避免大量饮用含盐饮料、浓茶、含过量咖啡因的饮料。
④健康体重 将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控制在24以内。成年男性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5cm以内。
⑤规律运动 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2~3次抗阻训练,包括俯卧撑、平板支撑、哑铃交替弯、举弹力带、站姿划船等。建议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⑥戒烟限酒 提倡高血压患者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也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饮低度白酒50-100毫升或啤酒300毫升以内。
⑦保持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减轻精神压力,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悦。
⑧药物干预 除生活方式干预外,还应根据个体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治疗。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