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辑 > 医卫人物风采

专家在身边丨男子发生HIV高危暴露,医生开出“后悔药”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4-11-26 14:23 浏览次数:

本期专家

师金川

2.png

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从事艾滋病性病相关临床工作13余年,参与“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2项,参编专著2本。擅长艾滋病合并结核、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复杂机会性感染、HIV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隔周周六上午

本期看点

什么是HIV暴露后预防?

HIV暴露风险如何评估?

如何进行暴露后预防?


01

男子发生HIV高危暴露

医生开出“后悔药”

两小时前,小明(化名)经历了一次高危性行为,未采取防护措施。结果事后才发现,对方HIV抗体呈阳性反应!

“我会不会感染艾滋啊?早知道就戴套了,这可咋办啊······”小明极度焦虑,内心充满了悔恨。

此刻,小明渴望能有某种“补救措施”,便四处寻找“后悔药”。多方打听下,小明来到了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师金川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1(1).png

图片由稿源提供

经过评估,师主任认为属于高风险情况,并建议他尽快服用暴露后预防药物,以阻止HIV病毒的感染。

在服用了预防药物之后,小明再次回到师主任的门诊进行复查。“你在暴露后的第4周和第12周所做的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这意味着HIV病毒的感染已经被成功阻断了。”师主任说。


02

HIV暴露后很慌张?

需进行风险评估

HIV暴露后预防(P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方法。

暴露风险评估主要从暴露源分析和行为风险度评估两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01暴露源分析

了解暴露源HIV感染情况。

02行为风险度评估

发生性接触、共用针具等暴露时,出现任何有感染风险的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直肠分泌物)通过直肠、阴道、口腔等部位黏膜、破损皮肤或静脉等方式进入体内的情况,都需要进行行为风险评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求询者感染风险较高:

①性伴HIV抗体检测阳性,但未治疗或病毒未抑制,且未使用安全套;

②性伴未检测或感染状况未知,且未使用安全套;

③性伴为静脉注射吸毒者,或者与他人共用针具。


03

暴露后一旦符合标准

请务必72小时内服药

一旦求询者符合纳入PEP的标准,应让求询者尽快服药,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效果最佳,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

PEP用药采用三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需连续服药 28 天。因需检测药物不良反应及评估感染情况等,需进行服药前后检测及门诊随访。

HIV 暴露后预防(PEP)实验室检测表

1.png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