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这几年“九死一生”:接连战胜癌症晚期、白血病...
谈起这几年的经历,60岁的冯女士(化名)形容自己是“九死一生”:刚从乳腺癌晚期的“魔爪”中逃出来,而后却又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我感觉自己的天塌了。但看到女儿伤心的样子,我愿意再勇敢一次。”冯女士说道。
于是,她拿着检查报告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施鹏飞。
01
“乳腺癌+白血病”双重夹击
化疗未缓解,要放弃吗?
冯女士表达了自己想要积极接受化疗的想法。施鹏飞表示,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确实存在可能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尤其是癌症病人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
“但白血病并非大家传统观念中的绝症,它的治疗选择有很多,只要医患同心,一定能够战胜疾病。”
移植团队立即为冯女士完善骨髓穿刺等各项检查,尝试为她进行标准方案诱导化疗,然而经过两个疗程,却迟迟看不到治疗效果,并没有换来病情缓解的迹象。
面对这种难以缓解的局面,经验丰富的移植团队立刻与冯女士家人进行商量。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如果两个疗程未缓解,家人应该尽快考虑直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要过分追求达到缓解,否则失去移植治疗机会。
02
抓住最后一线希望
选择脐血干细胞移植
冯女士一家充分了解情况后,同意了医生的移植建议。由于亲属未能配型成功,移植团队在脐血库中为冯女士找到了两份匹配的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系统工程,移植前的预处理需要通过清除患者自身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年龄越大的患者,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影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风险就越大。
为此,移植团队为冯女士制定了全身放疗预处理方案,并且抓住了稍纵即逝的移植机会。在高质量脐血干细胞的加持下,仅仅三周就获得了粒细胞及血小板的植活,乳腺癌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血象恢复,感染迅速控制。经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冯女士顺利出仓。
如今,冯女士已经移植后将近半年时间,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处于持续完全缓解状态。
03
给患者带来希望
高龄、癌症并非移植禁区
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最有可能治愈血液恶性肿瘤的方法,部分患者可以找到匹配的亲缘或无关供者,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合适的供者。无关脐带血作为替代供者,给这部分患者提供了移植的可能和治愈希望。
脐带血的独特优势
一是快速可及。目前国内有7家大型公共脐血库,储存了数百万份脐带血。从配型检索到实施移植所需时间短,可以满足那些在短期内需紧急移植的血液病患者的需求。
二是潜能好。脐血干细胞虽然数量有限,但与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强的归巢能力和造血重建潜能。
施鹏飞介绍,老年人是血液肿瘤的高发人群。只要脏器功能正常,70岁左右的高龄患者也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市一医院血液内科移植团队曾为一名69岁的男性进行了半相合移植,成功打破了高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年龄“禁区”,为众多血液疾病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
施鹏飞 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病,省内率先开展全身放疗(TBI)为基础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对复发难治白血病及老年血液肿瘤效果显著,在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每周四上午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