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窦性心律、ST段改变,是心脏出了问题?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4-03-18 09:25 浏览次数:

一年一度的心塞时刻

又双叒叕来了

体检报告单上的箭头

是一年比一年多

一看心电图报告

又是“窦性心律”

“ST段改变”

······

难道是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

心脏出了问题?


窦性心律

人体正常的心脏搏动来源于心脏右心房上部一个叫“窦房结”的特殊小结节,从这里启动的心跳都称“窦性心律”。

“窦性”是正常的,非“窦性”才有问题。

正常心跳节律整齐并且频率为60-100次/分。当心跳节律不整齐,时快时慢就是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大多数和呼吸有关,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多见;

当心跳频率比较慢,低于60次/分就是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或长期有运动习惯的人;

当心跳频率比较快,超过100次/分就是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

不一定!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不要担心,先看看是不是过于紧张引起的,可以安静休息几分钟后再检查;也可能与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有关。


ST 段改变

ST段是指从J点到T波开始这一段时间,ST段时间为0.05-0.15秒,反映心室复极的开始。

ST段改变是指心电图波形中名为ST段部分出现抬高、压低等情况。

1.png

1、ST段压低

水平型和下斜行压低:多见于心肌缺血,也可见于低血钾、心肌劳损、心肌炎、药物影响等情况。若ST段呈缺血型显著压低(≥0.3mV),应警惕急性心内膜下心梗的可能。

上斜型压低:该型ST段压低多为生理性,多见于窦性心动过速。

2、ST段抬高

2.png

上凹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心包炎、早复极综合症、电击复律后、颅内出血、高钾血症及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等。

斜直形:多见于超急性期心梗、变异性心绞痛,也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急性心包炎等。

弓背形:见于急性心梗早期、变异型心绞痛、心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形成等。

水平型:见于急性心梗早期、变异型心绞痛等。

墓碑状: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巨R型:常见于超急性期心梗及心肌缺血等。

马鞍型:多见于Brugada综合征。

ST段改变一定是生了病?

不一定!ST段改变通常是心肌缺血的指标,但并不直接等同于冠心病。

有些心肌病患者也合并ST段改变,在熬夜、情绪紧张、过度通气、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等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功能性ST段改变。

因此,要明确ST段改变的原因,还需结合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目前症状等因素进行分析。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