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一闭眼就做梦?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4-03-21 09:22 浏览次数:

“医生,我每天都睡不好,一闭眼就在做梦。”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刘义主任中医师的门诊,55岁的张阿姨(化名)很苦恼。

从40多岁开始,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好觉,每天一入睡就做梦,醒后非常疲惫。

步入更年期后,情况越发严重,晚上休息不好,她愈发心情烦躁……


一闭眼就在做梦?

梦境睡眠时长不会超过一半

入院后,夜间多导睡眠监测揭示了张阿姨的睡眠情况。“患者实际并不是整晚都在做梦,梦境时间没有超过50%。”

为什么张阿姨觉得自己整夜都在做梦?刘义解释,其实是她的感知出现了偏差,类似患者在门诊不少见。

睡眠过程分为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其中,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分为N1期、N2期和N3期三个阶段。

正常的睡眠过程如下:

N1期(思睡期)→ N2期(浅睡期)→ N3期(深睡期)→ 快动眼睡眠(梦境期)。

一个晚上大约要完成4-6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持续90-120分钟,梦境睡眠一般仅占总睡眠时长的20%-25%。


梦可能是现实的映射

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的梦背后有着不同的原因。临床上将梦分为多种类型。

01、焦虑型梦

白天总是担心多想,烦躁不安,夜晚梦境不断,往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02、创伤型梦

一般为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了灾难、暴力或其他创伤性事件后,白天有时脑子里闪回这些画面,夜间梦中哭喊、挣扎。

03、恐怖型梦

总是梦到以前死去的人或者一些恐怖的事情,可能与潜意识中缺乏安全感有关系。

04、预见型梦

白天总是担心某种事情会发生,晚上会接着白天的担心做相关结果的梦,一旦梦境变为现实,就会觉得这种梦有预见性,其实与白天的境遇、担心有关系。

05、正常型梦

正常成人也会每晚做梦,多数情况下醒后梦境会忘记,只有快速眼动期睡眠离早上清醒比较近时才会记得。


经常做梦失眠

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如果梦境时间超过50%,人醒后就会非常疲惫。西医上可以服用一些干预梦境的药物,让梦境期后移、缩短。同时,中医也有很好的改善方法。”刘义介绍。

中医认为“肝藏魂”,当肝血不足、肝阴不足,导致阴不敛阳、肝阳上亢,就会导致夜间睡眠时魂飞天外,人会感到多梦、失眠。像张阿姨就是处于更年期,存在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导致潮热、盗汗、睡眠浅、易梦、烦躁等症状。

1.jpg

刘义强调以下几点:

1、睡好“子午”觉,规律作息

最好在22点前入睡,这样保证在子时(23点~凌晨1点)进入深睡眠,午时(11点~13点)再小睡一会,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2、增加深睡眠

梦境多说明患者可能处于浅睡眠,大脑皮层过度活动,可以通过静坐、冥想、吐纳呼吸让大脑放松,增加深睡眠。

3、睡前泡脚、穴位按摩

睡前泡泡脚,按揉劳宫穴、涌泉穴、内关穴、神门穴等穴位,也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4、睡前避免兴奋

睡前建议不要刷手机、看电视剧、小说等,尤其是平时就梦境多的人群,以免大脑皮层过度活跃,影响睡眠。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