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耳朵上挂了个“肉疙瘩”!医生提醒:这种体质的人要小心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4-03-04 16:30 浏览次数:

万万没想到

小小的耳洞会如此画风惊人

让人崩溃

这两天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接诊了一名耳朵上长“肉疙瘩”的女子

刚生完孩子的她发现

这“肉疙瘩”越长越大、越长越大······


01

打耳洞留下瘢痕

刚生完孩子后竟长出“肉疙瘩”

刘女士过年前刚生了宝宝,最近她发现耳朵上多出了一块“肉疙瘩”,疙瘩越长越大,甚是影响心情。

前两天,她实在熬不住了,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1.png

“年轻女性,刚刚生完小孩,这瘢痕疙瘩越长越大,看来又是打耳洞惹的祸。”接诊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陈朝晖轻轻地触诊后,作出判断。

刘女士一听有点愣神,因为这个瘢痕是此前因打耳洞留下的,怎么生了个孩子竟然会长成小耳朵?难道以后只能用头发遮住耳朵出门吗?犹豫再三后,刘女士还是选择住院日间手术切除这恼人的“小耳朵”。


02

这些因素

会刺激瘢痕疙瘩生长

这个“小耳朵”叫做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割伤或其他损伤愈合后生长的组织团块。一般来说,常见于耳、颈、颌、胸、肩和上背部。

瘢痕疙瘩可能伴有疼痛和瘙痒,且看上去不同于普通瘢痕。常好发于深肤色人群,也存在家族遗传现象,若有家人存在瘢痕疙瘩,则其他人的患病可能性较高。

住院术前谈话中,耳鼻咽喉科李圆主任医师为刘女士解开了心里的疑惑:“瘢痕疙瘩除了与皮肤损伤(打耳洞)、瘢痕受到的外部机械力(耳环反复摩擦挤压)以及炎症有关,年轻、妊娠、高血压都是其发展的因素。”

刘女士这才明白,原来因为生孩子,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促进了瘢痕疙瘩的长大。手术进展得特别顺利,半个小时就搞定了。


03

瘢痕疙瘩容易复发

早预防很重要

李圆叮嘱刘女士,单纯手术复发率较高,成人患者术后建议辅助治疗,避免复发,预防措施如下:尽量不进行会弄破皮肤的手术或操作。例如,不在耳朵或其他部位穿孔;不做祛痣手术,除非医生认为有必要。

积极治疗痤疮或割伤。避免剃刮颈部,这样可刺激痤疮,致其在愈合后形成瘢痕疙瘩。

做好防护。若有切口或瘢痕,可以在切口或伤口愈合期间保持其湿润,在其表面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然后用绷带或纱布覆盖它,并保持清洁、干燥。瘢痕处要避免日照,需在瘢痕形成后持续保持3个月,还可在瘢痕上涂抹防晒霜。

李圆提醒,瘢痕疙瘩不是肿瘤,但某些皮肤组织团块是肿瘤。若皮肤出现了新的组织团块,请及时就医接受检查,让医生判断是否为瘢痕疙瘩。


04

你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如何安全打耳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关于打耳洞,李医生建议做好以下5点:

首先,如果您是瘢痕体质,千万不要打耳洞!

选择正规机构,无菌操作很重要,确保消杀到位。

尽量选择冬天打耳洞,温暖的季节容易出汗,不利于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耳洞的位置。尽量在耳垂上打耳洞,不要在耳廓(软骨)上进行。

做好耳洞的护理。定时清洁、做好手卫生,尽量不要用手碰。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