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辑 > 医卫人物风采

专家在身边丨佛系控糖?她惹上“难言之隐”,整整三年...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4-03-08 14:25 浏览次数:

“尿完刚躺下,就想起来小便,动作稍微慢一点,可能就漏出来了!”64岁的陈阿姨(化名)被这个“难言之隐”困扰了三年,几乎晚上没睡过一个整觉,甚至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多方求医无果后,她辗转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牟新主任中医师的门诊,事情终于出现转机。

1.png


01

长期控糖不达标

身体终于拉响“警报”

原来,陈阿姨在十多年前就诊断出糖尿病,一直“佛系”对待,没有按照医生要求控制饮食、规律用药和复诊,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达标,身体终于拉响了“警报”。

牟新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陈阿姨之前多家医院的就诊资料,包括各项检验、B超结果及用药情况作出诊断:这很可能是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表现。

牟主任发现,除了泌尿系统表现,陈阿姨还有严重的口干、情绪焦虑、睡眠质量差、怕风自汗等情况,舌淡苔白,脉浮,便以中药方五苓散进行治疗。

一周后,陈阿姨找牟主任复诊,喜悦溢于言表,困扰多年的顽疾得以缓解。她表示,接着一定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努力控糖。


02

什么是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异常要当心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长期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损伤自主神经,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出现排尿障碍,属于糖尿病的慢性病变。

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早期可出现排尿时间延长、排尿费力、排尿等待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尿失禁。

随着病情进展,中晚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人可出现尿潴留、膀胱增大等症状,随后还可能继发尿路感染、肾盂积水、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很多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非常痛苦。


03

“佛系”控糖不可取

警惕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牟主任提醒“糖友们”,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常见并发症,大家千万别忽视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2.jpg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和对运动的不耐受。还有部分患者伴有体位性低血压,即由卧位变立位时,血压下降幅度较大,甚至出现乏力、眼睛发黑等低血压表现。

自查小贴士:先测量卧位血压,然后站立3分钟后测站立位血压,如果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分别下降20mmHg或10mmHg,则考虑体位性低血压。

糖尿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

主要表现为胃口不好或胃轻瘫、早饱、便秘、腹泻和大便失禁。而且胃轻瘫也直接影响了血糖管理,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或发生无法解释的低血糖。

自查小贴士: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如血糖波动较大、进食后很快出现饱胀感、胃胀气、恶心和呕吐、便秘或腹泻交替,在经过胃肠镜检查排除了消化系统疾病后,需考虑糖尿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引起性功能障碍和膀胱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多见于糖尿病女性患者。

自查小贴士: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性功能障碍或者反复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尿失禁、尿潴留都应该评估膀胱功能。

糖尿病出汗异常

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汗、汗出较多或局部出汗,如头颈部、半侧身体等。

自查小贴士: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类似症状,需要进行泌汗试验检查,排除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可能。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一类较为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往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牟新  主任中医师

3.jpg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市级名中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青年名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于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水盐代谢紊乱、代谢性骨病(原发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疾病等)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仁爱名医馆:周一下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