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盛夏始!温补脾胃养阳气
夏至 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标志着夏天的真正到来。
夏至,万物至此皆已繁盛,阳气也达到极致。这个月人体阳气在外,体内的阳气反而变虚了,尤其是脾胃,特别容易受寒湿之气侵袭。
因此,我们从夏至开始,要抓住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适当温补,养护脾胃。
一、忌贪食冷食
到了夏至,养生重点是养护脾胃,而脾胃在我们的腹部。腹部的元气很怕寒凉,用脏腑去暖冷食,会消耗阳气,对人体无益。
因此,夏季冷饮、雪糕不可贪食,平时多喝温开水,热茶。
在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冰开水。
推荐一款姜枣茶
姜枣茶
原料:红枣4颗、枸杞10粒、生姜4片(红枣要掰开去核)。
制作:将原料放入茶壶内加适量水,煮成淡红色即可。体寒怕冷,可加重生姜量,祛寒湿的效果更好。
煮好的姜枣茶,最好每天上午喝完,因为上午,是阳气生发的时间。
功效: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生姜性温,可发汗解表、温中和胃,温肺止咳。枸杞具有延缓衰老,调节血脂血糖等作用。总体来说,姜枣茶排寒除湿,补充阳气的效果很好。糖尿病及肥胖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脾胃热性的人不适宜喝。
二、宜清淡饮食
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清泻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
日常生活中,可适当食用清淡滋阴、易于消化之物,如鸭肉、鲫鱼、瘦肉等;适当多吃粗粮豆类食物为主食,如玉米、小米、薏苡仁、绿豆、赤小豆、毛豆、豆腐等,健脾益气又消除胃热;宜吃瓜茄类食物,如番茄、黄瓜、苦瓜、西瓜、西葫芦等,清爽多汁,清热生津。
另外,绿叶蔬菜和其他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平时也可常喝粥,多饮绿茶,可养胃健脾、清热祛暑。
推荐百合绿豆粥和紫苏陈皮茶
百合绿豆粥
原料:绿豆100克,百合30克,冰糖适量,清水1升。
做法:1、绿豆洗净,浸泡过夜,天气炎热可放冰箱冷藏浸泡。2、百合去掉根蒂,清洗干净。3、锅内放入清水,把绿豆和冰糖放入锅内,冰糖的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4、煮开后转小火焖煮5分钟左右,放入百合,再次煮开,小火焖煮20分钟左右,待到百合酥软,绿豆开花即可关火,喜欢喝稠的朋友,可以多煮一会儿,冷却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止渴。
紫苏陈皮茶
原料:紫苏3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烧开后转小火煮5分钟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刮油解腻。
三、运动健脾胃
在夏至时节,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对脾胃的养生保健也很有益处。
锻炼的时间,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
运动的项目,以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为好,不宜过分剧烈,时间也不必过长,微微出汗即可。
运动要持之以恒,锻炼后也不能立即用冷水洗头、淋浴。
四、修身养性
中医认为,情志病与脾胃病,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
脾胃功能失常,就不能滋养各脏腑所主管的情志,而情志问题,也容易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故修身养性也是养护脾胃的重要手段。
夏至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情绪不佳,一定要在这个节气里保持心境平和,调节好个人情绪便是为有一个好的脾胃功能打下了基础。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