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便秘,整条肠道长满“豹纹”,竟是因为→
65岁的王阿姨(化名)是十多年的“老便秘”了,每次上厕所都是“痛苦面具”。通便药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最近,她来到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做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全结肠黏膜黑变,豹纹花斑样改变,医生诊断为结肠黑变病。
“我只是便秘,怎么肠子还长豹纹了呢?”王阿姨很焦急。其实,问题就出在她常年使用的通便药上。
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消化内科医生李娅秀解释,正常的结肠黏膜是光滑无肿胀的,淡粉色,黏膜下的小血管清晰可见。
结肠黑变病是指结肠固有层巨噬细胞吞噬含有脂褐素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
肠镜观察可见累及部分肠段或全结直肠,黏膜呈浅褐色到深褐色不等的花斑状、豹纹或网格状颗粒,属于非炎症性、良性、部分可逆性疾病,女性多见。
好端端的肠子为什么会变黑?
结肠黑变病的共同特点是:
慢性便秘。粪便在结肠停留时间过长,色素颗粒被肠道吸收,使得肠黏膜变黑。
长期大量使用含蒽醌类泻药或保健品等。如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何首乌等。
这类泻药虽起效快、效果好,但长期应用会导致结肠黑变病、结肠肌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目前不主张患者长期服用,仅建议短期或间断性服用。
直肠前突、肠套叠、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黑变病。
结肠变黑了会褪色吗?
大部分结肠黑变病患者停用蒽醌类药物6-12个月后,结肠黏膜颜色会慢慢逆转,但部分重度黑变患者难以消退。
结肠黑变病本身不会致癌,但重度黑变患者往往合并慢性难以根治的便秘,结肠黏膜长期炎症刺激会有黏膜增生、腺瘤变等风险,需定期肠镜检查。
李医生提醒,便秘患者平时应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优先寻求对肠道刺激小的泻药改善便秘症状。
便秘原因多样,药物的使用也不同,便秘患者需根据症状不同定制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及时寻求消化医生的帮助。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