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满8小时但晚睡晚起,伤身体吗?
早睡早起的好处大家都懂。但对很多人来说,白天属于工作,晚上属于家庭,只有夜深人静时,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睡太早总感觉亏了……
如果能睡够七八个小时,晚睡晚起是否可行?
一文告诉你答案,并支招怎么获得优质睡眠。
即使睡够,晚睡晚起仍不推荐
在同样睡8个小时的情况下,10点睡6点起,1点睡9点起,有什么区别?
理论上说,如果每天入睡和醒来的时间比较固定,且室内足够黑暗,两者没有太大区别。
实际上却是,晚睡的人睡眠节律通常是紊乱的。即使睡够8小时,晚睡晚起还是不推荐。曾有研究表明,晚睡晚起,拉升糖尿病风险,可能导致昼夜节律错位。早睡早起,不易抑郁。
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
睡眠受昼夜节律系统影响很大。昼夜节律换种说法就是生物钟,遵守生物钟,规律作息,才能保障睡眠健康。
从心率快慢到血压波动,从内分泌调节到肠道蠕动,各项生理活动的节奏都受生物钟影响。举例来说:
心率,通常是昼快夜慢、夏高冬低;
血压,一般呈现“昼高夜低、两峰一谷”的趋势,即清晨6~10点、下午16~18点达到峰值,夜里0~4点降至低谷,形成的曲线像一个勺子;
肠道运动节律,与机体昼夜活动一致,表现为白天活跃、夜间减弱,所以不建议大家晚餐吃太饱;
内分泌系统,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周期波动,比如月经周期,再如皮质醇的分泌高峰是清晨,午夜时降至最低;褪黑素则是在夜间分泌增加,白天水平较低,两者配合,帮助机体在夜间入睡、清晨醒来。
医生提醒,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人们可以推迟入睡或减少睡眠时间,睡眠仍需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规律的时间范围里。
大多数人晚睡是因为玩手机导致的睡眠拖延,并非天生的“晚睡型选手”,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还是早睡早起,以便与生物钟相符合。
实在需要晚睡,怎么减小损伤?
如果不得不晚睡,比如上夜班、出差导致的时差等,其他的生活方式就要更健康一点。晚睡时不宜暴饮暴食,白天规律锻炼、减少久坐,均衡饮食,不抽烟饮酒,保持健康的体重等等。
此外,既然睡眠昼夜节律已经改变,充足的白天休息就显得更加重要。通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8小时。
适合大多数人的两个睡眠原则
好睡眠最直观的检验标准是:起床后身体舒服,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做事有效率,能胜任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一个是生物钟,另一个是睡眠自我平衡。通俗点说,影响睡眠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要规律”和“要睡够”。
怎么睡得规律?
1、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玩手机、看书。可以先在客厅活动,等累了再上床,这样有助于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2、早上起床的时间尽量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3、努力改掉“晚睡强迫症”,熬夜前先想清楚,玩手机、聊天是否值得你付出早衰、变丑等代价。
怎么睡得充足?
通常,儿童青少年每天要睡8~10小时;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老年人脑代谢变慢,一般需要睡5~7小时。
1、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睡眠推迟不宜成为常态。
2、失眠若无法自我调整,及时求助医生。白天增加日晒和体力活动,盖厚一点的被子,卧室安静、窗帘遮光等都有助进入睡眠。
3、睡前尽量让神经系统镇静下来,停止剧烈运动,做做拉伸,泡泡脚,停止“我睡不着”的焦虑感,放松才能入睡。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