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体检发现血脂高了?一文教你读懂「血脂四项」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5-01-03 09:08 浏览次数:

生活水平高了,一个不小心血脂蹭蹭上升。时间一久放任不管,各种心血管疾病接踵而至。你的血脂有没有达标?看看血脂四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01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主要来自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

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升 高  家庭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继发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胆道梗塞、肾病综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等。

降 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甘油三酯水平轻度偏高的患者,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适当参加体力活动或运动。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饱腹感。中度升高需要治疗,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则患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02

总胆固醇(TC)

血清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受年龄、家族、性别、遗传、饮食、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男性高于女性,体力劳动者低于脑力劳动者。

升 高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和胆道梗阻等。

降 低  肠道吸收不良、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严重感染等。

血清总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需要重点关注!


03

低密度脂蛋白(LDL)

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

当其水平过量时,时间一长其所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硬化。

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需要达到的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不同,还得专科医生给予指导。

如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范围可能更为严格。


04

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的胆固醇”,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它们把胆固醇从身体组织运输到肝脏代谢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量的相对恒定,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越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

生活习惯可以影响HDL变化:经常进行有规律运动的人可增加HDL。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的人,可以提高HDL,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经常吸烟的人可影响HDL生成。

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临床上常将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总胆固醇的比值作为冠心病的信息指标。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越低,心脑血管系统就越健康。


医 生 提 醒

血脂检查应在禁食12小时后抽血测定才比较准确。所有这些检测指标在体内都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都可导致指标改变。

如果身体没有不适,或检查没有病理改变,单次检查的单个指标升高或降低,没有太大意义。

在检测指标有相应变化时,建议适当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