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越发越多!抗癌还没完,红斑又蔓延全身
本期专家
吴辛刚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 浙江省医坛新秀、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擅长色素性皮肤病(白癜风)、过敏性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等)、大疱性皮肤病、危重症皮肤病及靶向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等皮肤病的诊疗。
门诊时间
周六下午:白癜风专病门诊(副高)
周六上午:靶向药物皮肤不良反应联合门诊
周四上午,周五、周日下午:皮肤科(副高)
本期看点
什么是药疹?会传染吗?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出现药疹?
01
壮年开启艰难抗癌路
这一次的危机
是无法控制的“红斑”
肺恶性肿瘤、骨继发恶性肿瘤……38岁的江先生(化名),在壮年接连遭遇了命运的无情重击,开启艰难的抗癌之路。
2024年,在多种药物联合的免疫化疗后,他的肝有些“力不从心”了: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让他不得不转院治疗。
当地医院的医生们为他采取了保肝、退黄以及抗炎等一系列治疗,肝损伤症状也开始所缓解。
多形红斑
原本以为治疗的“插曲”即将结束,却没想到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肝损伤好转2天后,全身突然出现一片片水肿性红斑,瘙痒难忍。其中有一些红斑就像一个“靶子”:中间颜色深,边缘颜色浅,旁边还有一层红晕。
医院立即给予治疗,但这红斑却像脱缰的野马,越发越多。它们快速融合,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02
“红斑”蔓延全身
多器官功能受损
他再次转院住进DICU
经过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的远程会诊,江先生很有可能是因为之前化疗药物引发了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重症多形红斑。
这种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控制药物过敏,可能快速发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从而累及多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多形红斑
通过浙江省皮肤病联盟的转诊通道,江先生再次转院治疗。这一次,他住进了联盟主委单位,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病重症监护室(DICU)。
入院时,江先生已被折磨地十分虚弱,红斑已经蔓延至江先生的全身,脏器功能也进一步恶化。
“危险!如果让他失去了皮肤的保护屏障,非常容易感染,很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
DICU负责人吴辛刚副主任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诊断江先生正是患上了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
出院时皮肤状况
在医疗团队24小时不间断地治疗,10天后江先生身上的红斑慢慢消退,瘙痒感也减轻了许多,摆脱了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接受消化内科进一步护肝治疗。
03
药疹有“千般变化”
时常会出现作怪
一旦重症可能让人“体无完肤”
“其实,靶向药物挽救了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命,同时也让很多患者因为药物引起的皮肤问题而痛苦不堪!”
吴辛刚介绍,药疹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功能恢复期,药物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及(或)黏膜的不良反应,它是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
吴辛刚副主任医师在门诊
大多数“疹子”(轻型药疹)只是看着吓人,没有传染性也不会危及生命,但它较高发生率还是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1 轻型药疹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荨麻疹型/血管性水肿型药疹、固定型药疹、紫癜型药疹、痤疮型药疹、湿疹型药疹、光敏性药疹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轻型药疹。
2 重症药疹
当皮肤细胞在免疫系统与药物的“乱战”中损伤过多时,就会导致皮肤大片剥脱,全身水泡和糜烂,口腔和眼部溃疡。
有时候内脏器官如肝脏、骨髓造血系统也同样被牵连,就会导致肝脏损伤、白细胞缺乏、血小板缺乏等,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些病程长、系统损害严重等皮肤病就是重症药疹。
医院重症监护室
由于病情来势汹汹,需要多学科治疗救治,还要跨越感染、营养不良、内脏损害等“重重关卡”,重症药疹患者往往需要住进ICU治疗。
04
服药前后请注意
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
立即停药及时就诊
图片由稿源单位提供
其实,几乎每张药物说明书在药物不良反应一栏都会写有“药疹”相关的描述,但往往大家并不在意。
吴辛刚提醒,只要需要服药,我们每个人就要警惕“药疹”发生的可能。
特别是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镇静催眠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痛风药(别嘌呤醇等)血清制剂和疫苗。
图片由稿源单位提供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预防药疹:
自行购买及服用药物前需咨询医师。
服药后一旦出现皮疹、瘙痒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并停止服用相关药物。
明确自身过敏药物,每次就诊时应告知医师勿使用该药。
应用青霉素、血清制品等药物时,应按规定做皮试。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