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春菜,养肝、润肠又护心
古语有云:“百草回芽,百病引发”。人体机能在春季开始活跃,新陈代谢旺盛,这个时候很容易肠胃不适、肝火旺、湿热等。
春季饮食原则是:省酸增甘,甘入脾而能补。
为了生发肝气,春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生冷的食物,建议大量摄入营养丰富的新鲜时蔬。“蔬”即为疏通、通利之意,春季多吃蔬菜更被视为养生的道理。
节令时蔬,益健五脏
韭菜、茼蒿:增食欲,养脾胃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韭菜最为鲜美的时候,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说法。
韭菜作为开胃的一道下饭菜,不仅入口鲜嫩,还含有植物性芳香挥发油,散发出独特的辛香,能够增进食欲。
食用韭菜应选用新鲜嫩韭,老韭菜含有大量粗纤维,不易消化,一次不可食用过多。
除了韭菜,茼蒿也是一种养胃好菜,研究证明,茼蒿含有丰富的钾,能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代谢,利尿消肿;其内含的胆碱具有降血压、补脑的作用;大量的膳食纤维也有利于帮助糖尿病人稳定血糖。
茼蒿茎叶同食、鲜嫩可口,其含有一种特殊香味的挥发油能起消食开胃的作用,不过在烹饪茼蒿时要注意务必用旺火快炒。这是由于茼蒿含有芳香精油遇热易挥发,会减弱健胃作用。
同时要注意,茼蒿香辛滑利,脾虚泄泻者不能吃太多。
菠菜、香菜:解腻开胃
菠菜富含植物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清爽解腻,是标准的低热食品。
同时,菠菜是叶黄素的最佳来源之一,这种营养素对于预防眼睛衰老导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十分有效。
香菜是一种调味蔬菜,含有黄酮类、多酚类、挥发油、维生素、芦丁和绿原酸等,带有特殊的香气,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但香菜不适合大量食用,容易气虚的人,或服用含白术、牡丹等药物时,不适合食用香菜。
豆芽、西兰花:补营养,疏肝气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夸赞豆芽“清心养身”,有着利五脏、清热毒、祛湿气、健脾胃的作用。我们常吃的有黄豆芽和绿豆芽。
黄豆芽含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
绿豆芽,则有利于肝气疏通,其中的叶绿素能分解人体内的亚硝酸铵,进而起到预防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作用。
西兰花富含维C成分,这种物质在人体内能有效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中医认为它有益肝气循环、代谢,经常食用西兰花对保护和滋养肝脏具有积极的效果。
此外,西兰花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日常生活中饱受大家喜爱的减肥佳品。
早春野菜生,吃这一口鲜
只吃时令蔬菜不够过瘾?其实春季还是摘食野菜的好时机,俗话说“春食野,夏吃苦”,这个时候的野菜肥厚、鲜嫩,大家不妨试试下面三种早春野菜,它们的营养价值不亚于时令蔬菜哦~
荠菜:补虚健脾
荠菜叶嫩根肥,具有诱人的清香和美味。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性凉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消化不良、体质衰弱的中老年人。
马兰头:鲜嫩俱齐
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凉味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经常吃马兰头对高血压、咽喉炎、急性肝炎、扁桃体炎等许多疾病都有好处,而且它的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番茄,维生素C含量超过柑橘类水果。
在烹饪手法上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晒成干菜备用。用嫩马兰头与嫩笋片同炒,其味清香;马兰头氽后切末,烧制肉菜时,用其垫底,可以使菜的色香味俱佳,鲜美爽口,清香诱人。
蒲公英:护肝养胃
《本草纲目》中提到:“(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除了观赏价值外还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具有消灭幽门螺杆菌的功效,胃热体质的人可以喝点蒲公英茶,叶子能用来熬汤,味道与菜汤无太大差别,注意在烹饪时要多放点油,煮久些才能祛除苦味。
食用春菜的小贴士
1.最好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2. 用沸水烫一烫蔬菜再食用,虽会令蔬菜失去一些营养,但能去除超过90%的残留农药。
3. 择菜时要丢弃变质、腐烂的部分,但小心误丢营养价值高的可食部分,如富含铁、胡萝卜素的芹菜叶、莴笋叶等。
4. 炒蔬菜时,要记得锅中水开后,蔬菜再下锅,减少损失加热过程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