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专家在身边丨上班族腰痛久治不愈 医生揭秘这个被忽视的 “隐秘关节”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5-05-07 14:07 浏览次数:

本期专家

陈天笑

1.jpg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副主任技师

个人简介

擅长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肩袖损伤,网球肘等常见运动损伤疾病。

本期看点

层层剖析,揪出腰痛元凶

别误把骶髂关节痛当腰突!

骶髂关节出问题了怎么办


01

层层剖析,揪出腰痛元凶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28 岁的张女士(化名)是一名资深会计,每日都长时间在电脑前伏案工作。两年前,她曾因持续性腰酸背痛就医,CT结果显示 L5/S1 轻度椎间盘突出、腰椎曲度变直,诊断为轻微腰椎间盘突出,此后腰痛始终如影随形。

近三个月,疼痛从腰部蔓延至臀部,她不得不辗转多家医院,“基本上都是给我开针灸、牵引这些理疗,但是没什么用还是很疼,只能吃止痛药缓解。坐久了,屁股和腰下面就会一阵一阵地疼,严重影响工作。晚上睡觉想翻个身,腰下面也时不时地难受,得用手撑着床才能翻过去。”

四处寻医无果,这天,她来到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找到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陈天笑副主任技师,张女士扶着腰坐下后,立刻提出困扰了她近三个月的问题:“医生,我的片子显示腰突不严重,为什么疼得像断了一样?”

乍看之下,张女士的症状确实疑似腰椎间盘突出所致。不过,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陈天笑敏锐地捕捉到异常——病因恐怕藏在更深层的关节里。因此,他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张女士做了一个小测验:“您躺下来,试试翘个二郎腿。”张女士依言尝试,当腿抬到一定高度时,她脸上的表情瞬间扭曲,忍痛说道:“不行,再高就疼得受不了了。”

在进行 “4” 字试验的过程中,张女士髋部的疼痛愈发强烈,紧接着,陈主任安排张女士进行了包括单腿站立测试(Fortin征)、触诊检查和功能评估等一系列针对性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对骶髂关节进行诊断性注射,张女士的疼痛瞬间减轻了很多。

2.jpg

稿源供图

“您的腰痛根源不是腰椎间盘,而是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看着张女士困惑的表情,陈天笑进一步解释:“骨盆位于脊柱底端,连接骶骨和左右髂骨的滑膜关节,主要功能是把上半身的重量传递到下肢,还能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简单来说,骶髂关节就像一座 “桥梁”,把脊柱和骨盆牢牢固定在一起,让身体保持平衡。要是关节因为活动度不正常(过大或者完全动不了)、受了外伤、长期慢性劳损等原因失衡了,就会疼得厉害,而且很容易和腰椎疾病弄混。”原来如此!张女士这才明白,这个隐藏在腰椎下方的 “隐秘关节”,才是她多年疼痛的罪魁祸首。


02

别误把骶髂关节痛当腰突!

这些症状,另有隐情!

骶髂关节向你发出的四大预警信号:

晨起腰部 “锈住了”,活动 30 分钟后缓解(非腰椎退行性病变)

坐位超 20 分钟如坐 “针尖”,站立后疼痛减轻

跷二郎腿时髋部 “过电样” 刺痛

夜间床上翻身需用手推骨盆辅助

3.png

鉴别诊断:一图带您了解骶髂关节痛与常见腰痛


03

骶髂关节出问题了怎么办

针对张女士的情况,陈天笑为其制定了个性化方案:

1.精准复位:

采用 Mulligan 动态关节松动术,通过特定方向的推力,逐步纠正骶髂关节旋前错位。治疗时,张女士能明显感受到关节 “归位” 的轻微震动,首次治疗后腰部紧绷感便基本消除。

2.稳定训练:

4.jpg

稿源供图

每日 3 次 “死虫式” 练习(图示):仰卧屈膝,双臂伸直于胸前,缓慢交替伸展对侧手臂与下肢,全程保持骨盆中立位,每组 15 次。训练第 3 天,她已能感觉到腰臀部肌肉发力更均匀。

3.习惯改造:

发放定制坐垫,纠正 “瘫坐” 时骨盆后倾的姿势。

陈医生着重提醒:“不管骶髂关节是否存在问题,这几个预防要点都需牢记”:

办公室自救法:每小时完成1次“骨盆时钟运动”(前倾-后倾-左旋-右旋)

睡眠姿态调整:侧卧时在双腿间夹 1 个枕头,保持骶髂关节中立位

动作禁忌:避免单肩背包(导致骨盆侧倾)、瑜伽 “鸽式” 等单侧过度拉伸动作,防止关节受力不均。

张女士的案例并非个例。临床上,不少慢性腰痛患者存在骶髂关节功能障碍,而且误诊的情况非常多。陈天笑提醒:“当常规腰椎治疗无效时,不妨换个视角 —— 关注这座连接躯干与下肢的‘桥梁’,或许能找到久治不愈的根源。” 毕竟,对疼痛的精准识别,才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