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这两天直冲38℃!立秋后燥邪易伤人,啃秋、贴秋膘别乱来
立秋至,秋季始。此时万物成熟收获,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阳气则由“长”转“收”。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沈军中药师提醒,立秋还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盛夏余热未消,“秋老虎”肆虐,此时养生既要注意继续防暑,还要养肺润燥。民间还有“贴秋膘”“啃秋”等习俗,但一不小心容易伤身!
一连七天晴热复制粘贴
立秋时节谨防“秋老虎”
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未来一周杭州的天气犹如复制粘贴一般: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雷阵雨。
阳光持续灼烧,气温节节攀升,目前看未来一周的最高气温维持在35度的高温线上,尤其是9日、10日两天热度尤为突出,或将冲到38度。
杭州天气趋势预报
7日(周四):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短时风雨较大,28~37℃,西南风3~4级;
8日(周五):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短时风雨较大,26~36℃,西南风1~2级;
9日(周六):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28~38℃,西南风1~2级;
10日(周日):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28~38℃,西南风1~2级;
11日(周一):多云到晴,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28~37℃,偏南风2级;
12日(周二):多云到晴,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28~36℃,西南风3~4级。
杭州市气象台8月6日11时发布。
立秋时节,还未出伏,“秋老虎”也虎视眈眈,这个时节的暑热不容忽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保证充足的睡眠,宜在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还要补充水分,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也要注意空调的使用,可以适当喝点姜汤,以防“空调病”。
用拇指指端点按肺俞穴,先以顺时针的方向,再以逆时针的方向揉按50~10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可改善咳嗽、气喘、感冒等肺系疾患。
立秋后燥邪易伤人
宜养阴润肺
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饮食宜养阴清淡,滋润多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大白菜、冬瓜、黄瓜等,肉类可食鸭肉、青鱼等。
宜吃一些酸味食品以收敛肺气,如苹果、山楂、石榴、葡萄、柠檬、猕猴桃等。
宜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莲藕、银耳、梨、芝麻、蜂蜜等。
另外,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尽消,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此类食物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啃秋”防秋燥
切勿贪凉
立秋节气,很多地方有“啃秋”的习俗,指在入秋的这一天吃西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以防秋燥。
但要注意,这个时候,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贪凉反而容易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
所以,“啃秋”时不能再像夏季那样贪吃冰西瓜了。
立秋后别乱“贴膘”
小心养生变伤身
俗语云:“苦夏三分虚,立秋贴秋膘。”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过分进补,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
而且江南地区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更容易诱发各类疾病,得不偿失。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