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专家在身边】打球受伤后,他意外确诊骨肉瘤,痛失左臂!专家:家长要当心不明原因的生长痛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0-09-25 11:17 浏览次数:

人群中,34岁杭州小伙小楠(化名)空荡荡的左袖子,总让他显得有些不同……

不少人会问他,失去左臂的原因,是车祸、工伤,还是其他意外?“不,是肿瘤,骨肉瘤,它属于骨与软组织瘤的一种,很少见但又极其凶险,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说起自己独臂的原因,小楠脸上未见任何失落不甘心,更多的是豁达乐观。


13年前打篮球的一次普通撞击,

让他意外收到“晴天霹雳”!

2007年9月,还是在校大学生的小楠,在打篮球时撞到了自己左肩,一时之间,剧痛让他说不出话来。接着,他发现自己的左臂无法正常活动,连一般的抬起动作都难以完成。

“即使已经这样了,当时我也依然没有多想。打球受伤很正常,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可在小楠按以往的经验使用了“伤筋膏药”一段时间后,症状迟迟没有减轻,他的肩膀上还出现了鸡蛋大小的红肿,轻轻按压就十分疼痛。

最终在辗转多地就诊后,小楠被确诊为:骨肉瘤(骨母细胞瘤)。

这个诊断犹如晴天霹雳!虽然医生建议小楠尝试保肢,但经过痛苦的决定,考虑到家中经济情况的他还是放弃了保肢,在浙二医院接受了左肩胛骨离断术,也就是俗称的“截肢”。手术结束后的他转入了市三医院肿瘤科接受术后化疗。


身体虚弱、家庭困难、副反应大……

他仍在化疗期间拿到大专文凭!

时隔多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刘云霞主任中医师依然记得当年入院时瘦小不安却异常坚强的小楠。

刘云霞回忆道:“一个涉世未深、家境并无优渥的大学生突然确诊了这种病,可想而知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截肢后,他身体非常虚弱,化疗反应很大,我们从来没有见他叫过苦叫过痛。住院期间每天需要采血做化验,他只有一只手……”

棘手的是,小楠对化疗药物十分敏感,出现了呕吐的副反应。于是西药止吐,中药开胃、安神、改善体力等缓解副反应的方法齐上阵。“那时候他吐的很厉害,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让他度过了4个疗程,共计半年的治疗时间。”

更难得的是,他居然在这样的身体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并且在化疗期间按时参加了毕业考试,获得了大专文凭,如今小楠有稳定的工作。当年的小男孩,已经变成一位谈吐得体,外向大方的成熟男人。

说到这里,刘云霞打开了她的微信好友列表,1900多位好友中有半数都是她的病人。“13年前,我们最早的一批骨肉瘤病人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子。不少当时的小朋友也已经考上了大学,他们会把这些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这段时间,我手机里经常收到的信息就是当年的孩子们发来的大学入学照。”


家长要当心孩子莫名的生长痛!

为了治疗,专家们想了很多办法…

“我在门诊中常碰到爸爸妈妈一走进门就开始掉泪,哭着求我们救救孩子,这种场景真的令人心酸。”刘云霞说,骨肉瘤是常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恶性骨肿瘤,发病率为4-5/100万,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它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肿块和活动障碍,好发于四肢的长骨,特别是股骨、胫骨、腓骨上。而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动、兴奋点较分散,常常不会特意关注自己的肢体疼痛,从而耽误病情。

她提醒,家长一定要当心孩子莫名其妙的“生长痛”和运动后疼痛,可能这些疼痛背后就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所以当孩子出现肢体疼痛主诉时,要及时就医检查。

刘云霞介绍,目前尚不清楚骨肉瘤的发病机制,骨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和手术。由于疾病恶性程度很高,极易引起肺转移,单纯截肢治疗5年生存率低于30%,经过大剂量多药联合化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75.5%左右。对于出现肺转移的晚期骨肉瘤患者,通过积极努力的治疗,包括靶向、免疫治疗,仍有一部分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2007年7月,擅长于化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市三医院肿瘤科与国内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的几大治疗中心之一的浙二医院骨肿瘤科携手,开展联合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当浙二医院确诊患者为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后,先到市三医院肿瘤科接受术前化疗。之后再到浙二骨肿瘤科进行手术。当手术结束后,再回到市三继续术后化疗。

为了能让患者能在转院、手术和化疗时机上无缝对接,得到更为及时的治疗, 医生们想了很多办法。在市三医院与浙二医院骨肿瘤中心联合治疗的专家群,有二十多位专家,实时更新着患者们活检报告、手术和化疗情况……不止微信群,他们还通过其他实时通讯手段第一时间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刘云霞说:“经过术前化疗的患者里,绝大多数患者肿瘤的坏死率在9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这为患者保肢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专家介绍

刘云霞,女,主任中医师,双博士,杭州会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兼中医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级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带头人。现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传承研究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卵巢癌、骨肉瘤、尤文氏肉瘤、鼻咽癌、胰腺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的抗复发和转移有丰富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等10余项,多项课题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杭州市医药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