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小伙胸闷咳嗽一个月,医生一看:不是普通感冒!
“我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心里非常害怕。”
前不久,今年刚满28岁的查先生(化名)查出了罕见的气管恶性肿瘤。
幸运的是,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森华为他做了病灶切除手术,帮助他保住了年轻的生命。
01
咳嗽咳痰一个月
一查竟是罕见癌
三年前,查先生从贵州老家来到杭州做物流工作。为了与家人团聚,一年前,他把老婆孩子也接来了。
正当一家人朝着幸福出发时,病魔却悄无声息找上门。一个月前,查先生突然出现了胸闷、咳嗽的症状。
“刚开始,我以为是感冒了,就自己买了止咳药吃。”他回忆。
然而,吃了药并没有减轻症状。不久,他还感到胸闷、气急加重,且痰中出现了少量血丝。
“由于工作性质,我平时少不了搬运快递。以前大件拎起来毫不费力,现在拿几个小快件都累得气喘吁吁。”查先生苦恼不已。
随后,他还出现了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呼吸困难的现象,同时伴有喉咙位置的哮鸣音,类似于拉风箱的声响。
察觉到病情严重后,查先生赶紧来到市九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完善检查后,李森华发现其左主支气管管腔开口处,有一个凸起的新生物堵塞管腔并累及隆突左侧,远端气道较多粘痰聚集。
“这不是普通感冒,连哮喘都不是。”李森华随即判断,这可能是腺样囊性癌。
02
微创手术切除病灶
术后症状明显好转
“人体气管只有10厘米左右,原发肿瘤发生率非常低,约占呼吸道肿瘤的1%,但一经发现多是恶性肿瘤。”李森华向查先生及其家属解释。
考虑到查先生的病情发现较早,肿瘤体积不大、浸润范围较小,李森华决定采用微创手术切除病灶。手术过程中,他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成功切除了这个肿瘤及其浸润部位。
由于病情发现和治疗及时,查先生后续甚至不需要接受放疗。手术前,其气管狭窄超过50%,手术后狭窄不足5%,且气喘、胸闷等症状明显好转。
很快,术后病理检测显示为腺样囊性癌,这也证实了李森华的判断。转病房继续治疗一周后,查先生就顺利出院了。
李森华介绍,腺样囊性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熬夜、过度疲劳、饮食不规律、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加强学习保健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
“经过这次生病,我才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以后一定好好爱惜身体。”出院时,查先生再三感谢九院的医护团队。
03
咳嗽、胸闷超两周
建议尽快就诊
作为恶性程度较高的罕见癌,腺样囊性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40~60岁人群较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腺样囊性癌常发生在头颈部唾液腺,也少量发生于脾脏、肾脏、骨等部位。“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李森华说。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特点是:发病率不高、生长速度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当肿瘤占位导致气管狭窄超过50%,才会表现为明显的胸闷、气急、咳嗽、咳痰等症状。因此,早期发病时易被患者误以为感冒、哮喘而延误病情。
“这个病如果早期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治愈的标准。”李森华说。然而,一旦病灶侵犯到黏膜下组织,就难以进行根治性切除了。
为此,李森华建议,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胸闷等症状,且超过2周没有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颈胸部CT或支气管镜等完善检查。
李森华 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现任杭州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
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擅长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应用支气管镜整合导航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精准取材,看到即取到,达到精准治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周一上午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