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身边丨突发咯血,一年进两次ICU!这类人咳嗽不能拖
这个冬季,多种呼吸道疾病轮番“侵袭”。发烧、头痛、流鼻涕等症状易好,反反复复的咳嗽却难以摆脱!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咳嗽,对于有些人而言却是致命的。
01
突发咯血窒息
58岁大伯一年进两次ICU
半年前,58岁方先生(化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一直有咳嗽,时而痰中带血,但他没放心上。直到几个月前突发咯血窒息,他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医生诊断为肺结核,并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
没想到,一个月前受凉后又复发了,他听闻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胸外科、结核外科钟方明副主任医师对于咯血治疗很有研究,当机立断奔赴杭州求医。
刚躺上病床的方先生一阵咳嗽,随后突然出现胸闷、气喘不过来的情况。医生护士及时发现异常,立即开展抢救,从呼吸道吸痰吸出了大量的鲜血,心电监护显示严重缺氧,立刻进行气管插管,转入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后完善了支气管动脉CTA(CT血管成像)的检查。
钟方明团队仔细研究方先生的检查结果,发现两肺的结核病灶比较明显,部分已经出现空洞,由于长期的吸烟肺气肿也非常明显,除了支气管动脉,还有周围的胸廓内动脉及甲状颈干动脉参与病肺的供血,故导致咯血发生。此外,由于方先生的肺功能较差,咯血后很容易出现窒息。
在支气管动脉CTA的指引下,钟主任除了进行股动脉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外,还经桡动脉穿刺栓塞了甲状颈脉动脉异常分支。目前,方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呼吸道症状得以明显改善。
02
咯血的危害与咯血量相关
最主要的风险就是窒息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血液经咳嗽由口腔咯出的一种症状,临床较为常见。但若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咯血,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
咯血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支气管、肺、循环系统、外伤以及全身性疾病。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也可能引起咯血。
“对于有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咳嗽剧烈容易导致咯血的发生。”钟方明提醒,咯血的危害跟咯血量存在直接相关,少量咯血并无明显危害,但却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这时需及时就诊,明确咯血原因。
大量咯血最主要、最直接的风险就是窒息。当出血量较大时,患者来不及将气道内出血咳出或无力咳嗽,均会迅速出现窒息,其次还会导致疾病播散、肺部感染、肺不张、失血等风险。
03
关于咯血
你要了解这些
咯血发生窒息危及生命,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单次咯血量较多;
咯血患者情绪高度紧张,导致支气管痉挛,血液凝结在呼吸道内;
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基础呼吸功能下降以及排痰能力下降;
老年人、体弱病人等相关的咳嗽反射弱;
不合理地应用镇咳药物抑制咳嗽。
咯血一般如何治疗?
咯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原因:
少量咯血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
反复中等量咯血或大量咯血可选择介入栓塞术;
对于病灶局限、出现反复咯血或感染者可予手术切除。
出现大咯血,如何自救?
保持镇静,卧位头偏向一侧,将血轻轻咳出。切勿试图通过屏气减少出血,这往往会迅速导致血液滞留于气道出现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送至就近医院治疗。
如何预防咯血?
预防感冒: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注意饮食: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可以适量食用益肺的食物,如山药、百合、银耳、雪梨等食物。
注意通风: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锻炼身体: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备急救小药箱:反复出血的病人家庭可以备部分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注意要及时更换小药箱里的过期药物。
戒烟限酒: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情志调畅:中医认为,情志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喜伤心”“忧伤肺”。因此,预防咯血还要注意修身养性。
钟方明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胸外科及结核外科主任助理。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胸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及手术治疗,擅长因肺部病灶引起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以及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脓胸、结核性心包炎等结核感染引起的外科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周一上午:胸外科(仁爱院区)
周四上午:结核外科(仁爱院区)
周五上午:胸外科(钱塘院区)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