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高温下抓蚊养蚊,他却说:抓不到更开心...

来源:健康杭州 发布日期:2024-08-09 09:17 浏览次数:

气温飙升、盛夏已至,蚊虫活动也随之频繁了起来。

当大家对蚊虫避之不及时,杭州市疾控中心消媒所主管医师金彬彬却日复一日地跟蚊子打交道。

作为一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者,每年的4月到11月期间,他与蚊子都要“亲密接触”。

点击播放视频


抓蚊子:抓不到更开心

一把大伞上挂着两层帐幔,里层长度拖地,外层离地面20厘米左右。同事卷起裤腿坐在里层,金彬彬拿着吸蚊器站在外层。他们一个是吸引蚊子的诱饵,一个是火眼金睛的“人肉捕蚊器”。

1.jpeg

金彬彬(左)正在和同事撑起帐幔

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是杭州主要的蚊种。下午4点左右,正是伊蚊最活跃的时段,也正是监测的好时机。即使为了喜阴的蚊子选择把监测点位设置在树荫下,但闷热的天气依然功力不减,没一会儿帐幔下的两个人就都满头大汗。

他们安静地保持在自己的位置上,金彬彬更是认真地观察着帐幔上的情况,生怕错过了一只蚊子。

这样一次监测要持续30分钟,之所以要诱蚊、捕蚊,就是为了监测蚊媒的密度,及时地、更好地防制蚊媒传染病。

2.jpeg

金彬彬(右)正在和同事进行监测

有时候蚊子多,即使做了防蚊措施,但撑帐幔时就被咬了。有时候蚊子少,苦等半个小时结果没抓到几只。不过,这种时刻金彬彬反倒觉得开心,“这说明该区域的蚊媒密度低,代表防蚊、灭蚊工作开展得很到位。”


找蚊子:任何积水都不放过

除了抓捕成蚊,金彬彬他们还要在户外寻找蚊子幼虫。因为衡量一个地区蚊子密度高不高,要看成蚊和幼虫两个方面。

蚊子幼虫什么样?“伊蚊幼虫的呼吸管是黑色的,在水里摆动呈S形。”但即使听了金彬彬的说明,这种初孵体长约1.5毫米,第四龄时体长约12毫米的生物,一般人其实很难留意到。不过,金彬彬很自信:“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太熟悉了。”

3.jpeg

金彬彬正在寻找蚊子幼虫

“蚊子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都在水里。所以别小看任何一个小水坑。”他一边打着手电,一边寻找积水处。

金彬彬搜寻的地方不仅包括小区内的下水道、院子里的水缸等大空间,更有花盆底部、废旧轮胎的内部,甚至是遮雨布的褶皱处,他都仔细查看了一番。

4.png

图片由稿源提供

“白纹伊蚊生长的环境一般都是围绕着人居环境,像这种遮雨布的褶皱处很容易积水的,而一旦有了水,就是蚊子孳生的温床,不能忽略。”金彬彬说,甚至连饮料瓶盖里积了一点水也不能放过,因为蚊子有水便无处不繁殖。


养蚊子:为了更好地消灭

要处理蚊子,就得用药。但作为一种会不断适应性进化的物种,长期对蚊子使用某种杀虫剂,反而会使其产生抗药性。所以摸清蚊子的抗药性,指导灭蚊用药也是金彬彬的工作之一。

在杭州疾控中心消媒所虫媒实验室,有一个为蚊子而设的房间——蚊虫饲养室。你在这里可以见到杭州各个地区的蚊子,以及蚊子的卵、幼虫、蛹、成虫四种不同形态。

5.jpeg

金彬彬在蚊虫饲养室

养蚊子是一门学问。喂幼虫需要撒上一点捏碎的鱼饲料,少了不行,幼虫营养不良,发育情况会受到影响;多了也不行,幼虫吃不完,多余的饲料浮在水体上,也会影响其生长。虽然饲养盆很大,但每个盆中的幼虫密度不能太大。

“它们不能‘蜗居’,不然没办法长得强壮。”金彬彬一边解释,一边拿着吸取器从饲养盆里吸出由幼虫变成蛹的蚊子,准备把这些蛹转移进蚊笼里。

为什么一定要把蚊子养得壮?“只有用强壮的蚊子作为实验体,才能得出更准确、更有参考价值的结论。”金彬彬说。

6.png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虽然进入消媒所才3年,但是如果从求学时算起,博士毕业的金彬彬跟蚊、蝇、鼠、蟑这些生物打交道的时间可不算短了。“虽然我工作时要接触‘害虫’,却能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他表示,这份事业他会继续认真做下去。

打印 关闭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