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就遭灵魂发问:这孩子抹了猪油?这么油腻...
人类对幼崽的喜爱
是隔着保鲜膜也得“嘬”一口
但有些刚出生的娃
自带白白黏黏的“油腻”
“惨遭”亲爹亲妈们灵魂发问:
“这是什么脏东西?”
“这孩子身上抹了猪油吧!这么油腻......”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图片来源于社交平台网友评论
这其实是
宝宝自带的天然保护膜
新生儿胎脂
胎脂有什么作用?
胎脂,是指刚出生的新生儿皮肤上裹着的一层白色脂肪。它是胎儿的皮肤屏障,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形成,包含皮脂、羊水中的脱落细胞及胎毛等成分。
这看起来“油腻”的胎脂,其实对胎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出生前
胎儿出生前,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胎脂可避免羊水与胎儿皮肤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若没有胎脂的保护,胎儿皮肤或许会因长期浸泡在羊水中而形成溃烂。
出生时
在分娩过程中,能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少宝宝和产道之间的摩擦,还能帮助宝宝抵抗产道中的细菌,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出生后
保温作用:胎儿出生之后,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以及周围温度相对羊水(羊水温度在38℃左右)温度更低,胎脂能够减少新生儿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内恒定温度。
保湿作用:胎脂可以帮助宝宝的皮肤保湿,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干燥的环境。
抑菌抗菌作用:胎脂中含有能直接抗菌性能的蛋白质成分,且在胎皮脂下,皮肤的酸碱度为5.5~6.0。弱酸性的环境被认为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保持皮肤正常菌群的稳定。
为什么有的娃很“干净”?
其实,胎脂多少与出生孕周有关。
通常情况下,孕周小的胎脂较厚,孕周大的胎脂较薄。
因为当胎儿接近足月妊娠时,胎脂会逐渐脱落,这时出生的宝宝皮肤覆盖胎脂较少。
图片来源于社交平台网友评论
而当早产儿或者早期足月儿出生时,胎脂没有脱落,看起来就比较“油腻”。
新生儿胎脂如何处理?
新生儿胎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除了头部胎脂代谢较慢,身体其他部位的胎脂通常在宝宝出生后2天左右被吸收掉。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对于个别耳后、颈部、腋下、肘部、大腿根部等皱褶处堆积的胎脂"老顽固",可用婴儿润肤油涂抹,保留片刻使之软化,再轻轻擦洗即可。
否则,顽固胎脂长时间未代谢,可以分解成脂肪酸,刺激皮肤而引起溃烂。
朗读